【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思覺失調症跟你想的不一樣!思覺失調症病友經積極治療,其實就如同一般人,可以穩定工作,融入社會。今年三十二歲的美國病友Rachel Star Withers,青少年起就有幻覺,讓她的青少年過得很「羞辱」,但當她終於接受自己、面對疾病,十幾年前開始拍攝關於思覺失調症影片,至今點閱率已破億。
從美國遠道而來的Rachel,昨日出席台灣精神醫學會及康復之友聯盟、楊森藥廠「健康心靈計畫」記者會,期盼透過自身經驗鼓勵病友,讓大眾接納精神病友。
Rachel目前擁有三份工作,分別是健身房員工、模特兒課程指導,也兼職替身和特技的工作,「我們不是怪胎,我繳稅、有工作、從沒惹過會讓警察出現的麻煩,如果你認識我,並透過我、看見我很正常,我希望你看到其他患者時,不再抱有偏見」。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說,「思覺失調」是「思考」與「知覺」功能失調,失調也代表它有「恢復的可能性」,可透過治療穩定症狀,但社會對思覺失調症仍有迷思,甚至稱患者為「怪人」、「不定時炸彈」,造成患者、家屬蒙羞,阻礙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