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簽署和平協議 機遇與風險

柳金財(宜蘭縣/佛光大學助理教授) |2017.08.29
1293觀看次
字級

國民黨全黨代表大會甫結束,在吳敦義主席主導下通過黨綱草案,採用「胡連五項願景」和「兩岸和平發展」,取代前主席洪秀柱的「和平政綱」。

吳敦義主席認為,只有兩岸官方授權單位,始可簽屬所謂和平協議,並須在「台灣人有高度共識、台灣有需要,以及立法機構全程監督、全民公投許可下」,始可簽屬所謂和平協議。這顯示國民黨內的務實路線,已取代前衛路線。

吳敦義此一做法,連結連戰、馬英九兩岸路線,強化既存兩岸政策優勢。蔡英文則認為和平協議係屬於高度敏感政治議題,需要透過兩岸政府授權處理,任何政黨、組織、個人不可越俎代庖,且「現階段並不具備成熟條件」。

國民黨內務實路線則認為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列入國民黨黨綱乃大勢所趨,此路線曾證明馬英九兩岸政策,有助於穩定兩岸關係,獲取和平、安全與經濟紅利。

「一中各表」曾讓國民黨取得執政權,不能因現在失去政權即拋棄之,且讓中華民國擁有各自表述「一中涵義」機會;至於「一中同表」則著重「一中不各表」,中華民國難有表述「一中涵義」機會,且在民意市場較難被接受,不僅難以重新取得政權,甚至恐遭「汙名化」為與大陸當局統一路線隔海唱和。

泛藍陣營中持前進路線者認為,兩岸和平協議必須以統一為目標,吳敦義持馬英九路線,堅持「新三不」政策(不統、不獨、不武),這是一種對立矛盾論述,兩岸終局安排若是「不統」,又如何形成「台灣不獨、大陸不武」政治承諾呢?若在統一前的過渡階段是「一中各表」,大陸當局接受度可能相對較高。

而在「一國兩區」定位下,由兩岸當局簽訂和平協議,反對黨難以逾越權限逕行與大陸當局簽署。雖然反對黨仍可呼籲主張,然實則毫無置喙餘地。

馬政府對簽訂「兩岸和平協議」曾提「十大保證」,但大陸當局甚難接受國民黨所設定基礎條件及前提。值得關注的是,馬英九政府曾承諾在探求民意時,一定會先交付公投,在得到民意支持後始會推動。

因此簽訂兩岸和平協議,並無時間壓力或設定時間表,條件沒有成熟、前提沒有滿足,不會貿然推動。然而,公投與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連結,恐怕非大陸當局所樂見。

未來隨公投法修正案中有關提案、連署及通過門檻的下降,通過兩岸和平協議應非難事。問題是,若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未以「統一」而是以「不統」為前提,是否簽署和平協議,將淪為一廂情願單方片面主張呢?

柳金財(宜蘭縣/佛光大學助理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