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晶科技創始人暨執行長 黃崇仁從谷底翻身 反敗為勝 杜晴惠 |2017.08.27 語音朗讀 65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崇仁今年6月主持在合肥的12吋晶圓廠完工典禮,強調這是兩岸半導體產業合作的里程碑。圖/資料照片 黃崇仁(右)與總經理王其國。圖/資料照片 黃崇仁(前排左五)及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瑞隆(前排右五)與土地銀行董事長凌忠嫄(前排中)、總經理黃忠銘(前排右四)等人合影。圖/資料照片 文/杜晴惠 日前,在中國大陸安徽省合肥市,兩岸第一個合資晶圓廠——「晶合集成」落成啟用,兩岸半導體界企業領袖齊聚,重要的推手黃崇仁上台揮汗致詞。在台上,他自信的說:「這個廠的特色是我們一旦投片之後,它馬上有生意。蓋集成電路廠公司不難,但最怕沒單子。」依照當初合作的規畫,初期月產能三千片,二○二○年達到八萬片。他說:「在全球的代工公司中,毛利率第一名是台積電、第二名是力晶,淨利也是第二……好的時候,做個三百多億元,我賺一百多億元。」 兩岸各大財經媒體紛紛找出數據,對照黃崇仁所言,二○一六年是近五年中DRAM市場最不好的一年,但公司獲利表現,每股淨值回到新台幣十元大關後,預計每股將配發零點七元現金及零點三元股票股利給股東。 「真的,那時候,真的很慘,晶圓廠的東西幾乎都是要秤斤賣,而且還都賣不出去。那麼多的PC、當時DRAM百分之七十五都靠PC(桌上型電腦),而現在,只要百分之十幾。」所謂最艱難的日子指的是二○○八年開始金融風暴後的那幾年。力晶當時曾向銀行申請紓困金額四百六十六億元,總負債一度高達七百五十五億元,負債比率達八成。二○一二年十二月,力晶在股市上的淨值轉為負數,負債高達一千一百億,宣布十二月十一日下櫃,黃崇仁黯然下台,當日力晶收盤價零點二九元,成交量爆出六點一七萬張。 榮景不會只有兩年 近年來力晶年年獲利逾百億元,黃崇仁迅速還清千億元的債務,成了業界最會還錢的人。今年五月底,他對外預估,未來幾年DRAM都會缺貨,產業榮景會持續下去,絕不會只有兩年。話一說出,馬上成為各大媒體的新聞標題。 黃崇仁認為,面對中國大陸大舉投入發展記憶體產業,中國大陸和美國已經達成協議,會尊重美國智慧財產權及保護美國企業的營業祕密,絕不可能去偷技術,而且DRAM和晶圓代工的學習曲線長,「挖人才」只能縮短學習曲線,加上大陸新增一座月產四萬片的DRAM廠,高達五十億美元,產出成本是台灣的兩倍,因此,台廠生產一顆DRAM,成本約一點二美元,但採用新設備製程的成本超過二美元,大陸想要在短時間內與台灣競爭,應該是很困難的。 他強調,日前三星宣布在西安廠增建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未對DRAM有更進一步擴建,原因是DRAM製程已到瓶頸,三大廠往往1x奈米微縮,須投入更多資金升級設備,產出的成本反而比20奈米高,因此可預期未來三大DRAM廠在DRAM的投資會節制,不會輕易改變目前穩定獲利的模式。 但DRAM的需求面,因近五年未見大規模新增產,供給已於去年下半年出現缺口,這還不包括未來物聯網及5G,還有資料中心大量建置,需求更龐大的伺服器以因應更大量的運算和影像儲存需求,若再加汽車電子導入更多的影像感測,須搭配更多的儲存運算,未來DRAM會一直缺貨,除非三大廠打破供需平衡默契,否則榮景會持續下去,絕不會只有兩年。 五年目標五百億元 根據力晶財報,到二○一六年四月下旬為止,該公司仍有超過二十七萬名股東,其中持有零股的小股東高達十五萬名,持有五張以內者也近八萬名。由於力晶近年的優異表現,據媒體報導,小股東盼望力晶重新掛牌日子,可能愈來愈近,黃崇仁對外表示,時程上「不會拖太久」,但要重新定位與調整,否則股價不會高。 此外,這回在安徽投資合肥廠,初期難以迅速獲利,也必須進行適當的分開處理。外界推估,力晶可能在一到三年內就會再度上市掛牌。 目前力晶的邏輯IC與DRAM代工業績比重約各半,黃崇仁說,該公司承襲日本技術,在兩者之間可以互相調配轉換。由於記憶體實在供不應求,該公司將會增加一些DRAM代工產能。 黃崇仁強調,力晶在今年底之前產能都已滿載,預計今年將可重回獲利百億元的水準,達到五年賺五百億元的目標。 不看外國臉色 以企業大廠為典範 父親是醫師,黃崇仁大學讀物理,還拿到醫學博士,但是他受母親影響,從小對做生意深感興趣。多年前他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時說,母親是板橋林家的財務總管後代,耳濡目染下,他就挺有金錢概念。 雖然第一家創設的力捷電腦,成立不到十年,曾經風光一時,就因蘋果電腦突然收回代工授權,最後不得不關廠收尾,讓他顏面無光,得不到家人的諒解。他說:「我爸就常說,好好的教授不幹,搞些有的沒的幹嘛,累死自己又沒賺到錢。」但是力捷電腦關廠後,讓他學到最重要的一個功課就是:人沒有永遠的成功。同時,他深信經商的本質就是「風險」。 張忠謀扶他一把 有了這次的慘痛經驗,黃崇仁學習改掉自己「一捉住機會就衝、衝、衝」的習慣,讓自己安靜沉澱下來。當思索自己下一步的機會時,他接觸到DRAM。 一九九三年,他受邀擔任精英電腦董事長,在一次全球DRAM大缺貨之際,他跑到日本東芝供應商那邊要DRAM,卻吃了閉門羹,只見到一位小課長,他一氣之下,決定自己生產DRAM,不再看日本人的臉色。 但想要成為晶圓大廠並不容易,一九九八年從零點二五微米製程轉到零點一八微米時發生問題,技術無法突破,那次他第一次感到不知所措。那時,大環境不佳,需求下滑,價格直直落,在那一年,力晶稅前就虧了新台幣三十八億元,情急之下,找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幫忙,張忠謀評估後,由世界先進轉投資力晶,才讓力晶度過難關。隔年,力晶站穩腳步,就開始賺錢了。「我希望力晶能跟張忠謀領導的台積電一樣,成為真正世界級的半導體公司。」他說。 不太運動愛看書 人生前半場是半導體的門外漢,但黃崇仁當時接受專訪時說,只要有空,他不太運動,就是看書,「我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的時間要留給企業以外的事情,如此才能觸類旁通,其實學問了解多,常可以互相應用,要能了解流行趨勢,才能知道高科技能用在哪裡……我的知識與常識來源很廣泛,什麼書我都看,藝文、小說、科學期刊、醫學等,我都有興趣。」 除了喜愛閱讀,黃崇仁的「謙虛好學」在業界也是出名的,媒體記者都知道,國內所有科技業大老闆都是他學習的典範。 因為黃崇仁說,力晶能不斷擴充十二吋廠產能的靈感是來自於台積電與三星,他也向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學習如何降低成本,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也是他學習的對象,「擴產、最大量產及扶植IC設計公司都是向張忠謀、郭台銘及曹興誠學習,唯有與日本人策略合作,深耕力晶的技術能力,這點是我自己想的。」 小檔案 黃崇仁,1949年11月9日生,力晶科技創始人暨執行長。 父親黃當時出身淡水竹圍,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科畢業後,任教於台大醫學院;母親許碧瑜是淡水富商許丙之女。黃崇仁大學時代念的是台大物理系,畢業後赴美留學,取得紐約西奈山醫學院醫學博士,回國後任教於台北醫學院。 1987年,38歲,他決心放下教職,轉而從商,創設力捷電腦。這家公司在1994年到1997年間大賺,股價一度飆高到263元。但好景不常,因蘋果電腦收回代工授權,加上掃瞄器價格直直落,最後走上關廠之路。 1994年12月,黃崇仁創立力晶科技,從一開始只有一座8吋晶圓廠,是業界最小、最不被看好,到如今成為國內外各大半導體業者倚賴提供專業晶圓代工服務的企業。2015年與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建投集團簽訂合資協議,於合肥新站開發區成立晶合集成電路公司。 前一篇文章 南京勝利體育用品總經理 陳庶元織出大陸銷售天網 下一篇文章 大陸電影導演 吳 京 狼性逆襲 拚盡全力做好原創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 作者其他文章【寫書人】 蔡詩芸 用漫畫記錄校園點滴【寫書人】 鄧惠文 緊握人生選擇權《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閱讀作家】張曼娟 自在做個溫柔氣派的大人《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 自己》【寫書人】 阮光民 書寫柑仔店的記憶 《用九柑仔店》院線片《北極上學趣》這樣的教育我們不要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方洪波 常保清明 未來趨勢看得更透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