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建築博主 阿鵬哥哥 讓短影片變成沉浸式知識 文/記者俞菀、劉銘翔 |2025.08.24 語音朗讀 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阿鵬哥哥探結構」也在IG開頻道。圖/摘自IG「阿鵬哥哥探結構」也在IG開頻道。圖/摘自IG「阿鵬哥哥探結構」的兩位創始人介紹製作影片的過程。 文/記者俞菀、劉銘翔 工作室的玻璃幕牆,透視城市的摩天大樓,也倒映著古樸的雕梁畫棟。這是一間很有意思的工作室,一堆建築結構圖紙與深奧的工程教科書裡,居然還夾雜著《如果歷史是一群喵》這樣的兒童繪本。這群很有意思的「土木人」,是八○後、九○後、○○後的代際組合,通過製作短影片講述工程科普知識走紅網絡。他們用努力證明,嚴謹的學術可以成為吸睛的爆款,令人沉迷的短影片也可以沉浸式傳播知識。記者近日獨家採訪「阿鵬哥哥探結構」創始團隊,走近這群披荊斬棘的青年人。破解建築奧祕二○二三年十月,即將邁入四十歲門檻的浙江紹興人趙鵬,決定從原來的公司離職。「其實當時公司發展不錯,為什麼要離開呢?純粹就是想去探一探未知。」趙鵬不僅自己離職,還「忽悠」了原同事、九○後建築工程師明超杰一起創業。「當時周圍一百人裡九十九個不看好,好在獲得了家人的支持。」明超杰說,「從舒適區到風口區,人一輩子可能就搏這麼一次。」要在平均時長一分鐘左右的短影片裡,講清楚一種工程技術原理非常困難,還要有吸引人的幽默表達,展現出建築結構的魅力,這可苦煞了兩位「理工男」。「最開始都不知道短影片要怎麼拍、怎麼表現,連續發了二十個左右的影片,慢慢適應網路傳播的語境,封面、內容、主題都不斷調整,想辦法用更加輕鬆和直白的表達方式,讓更多網友了解建築安全的重要性和建築結構的奧祕。」趙鵬說。於是,苦思冥想後某天深夜的「靈光一閃」,網路上誕生了「聰明的你」。「三十秒,你竟然建造了趙州橋」、「恭喜你,你建造了萬里長城」……作為科普類短影片UP主,「阿鵬哥哥探結構」開播十八個月,發表一百五十五期結構探索影片,累計全網播放量破五點四億,狂漲粉絲二百六十餘萬。沒有深奧的道理和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與「聰明的你」一起回顧經典建築的構思和改良過程,每一位看影片的網友,彷彿都親身參與了一場讓歷史銘記的發明創造。「工程類的科普,要跳出『專業』講專業。一個影片只講一個小的知識點,比如斗拱的魅力可以從很多角度去解讀,我們只抓取其中的一個角度來展開。」趙鵬說。傳遞安全理念探索結構的「阿鵬哥哥」有很多身分,但他心中分量最重的,莫過於「父親」──這是他持續不斷地輸出建築安全知識、深耕青少年工程科普教育領域的動力和初心。在有關萬里長城的那期影片中,很多人對「女兒牆」展開了熱烈討論。為什麼叫「女兒牆」?有一種說法是古代有一位砌匠的女兒,從屋頂失足墜落不幸身亡。這位匠人深感悲痛,為了防止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他決定在屋頂的邊緣砌築一圈矮牆,後來人們就把這圈矮牆稱為「女兒牆」。「我和超杰都有孩子,我們希望所有孩子都能住在安全的房子裡,行走在安全的道路和橋梁上,在安全的校園裡學習。」趙鵬說。在建築行業工作多年,兩人做過很多改造加固項目,比如爛尾樓改造的商業綜合體、傾斜的辦公大樓、火災後的廠房、破舊的文旅古蹟……「改造過程中接觸了形形色色的甲方,大多數都通情達理,但不乏一些不尊重技術死摳利潤的人。我們的態度很明確,建築安全是底線,絕不能有隱患。」趙鵬說。為了強化公眾的建築結構安全理念,「阿鵬哥哥探結構」的影片列表裡,有了穿雲度月的上海中心,抵御強風的帆船酒店,飛躍峽谷的懸索大橋,穩如磐石的摩天大樓。通過「解剖」人類文明史上的經典建築和享譽世界的當代建築,他們努力地告訴大家:比華麗的外表更重要的,是內在的結構。粉絲愈來愈多,影片傳播量愈來愈大,團隊的責任感不斷提升。團隊技術助理、「○○後」的王曉聰,剛剛從「粉絲」變成員工。「大四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在B站上刷到了﹃阿鵬哥哥探結構﹄的影片,覺得很有意思,畢業後直接投了簡歷。」她說,有不少考生和新進的「土木人」,都會在後台詢問建築行業發展和職業規畫的問題。有人說,隨著人工智能的崛起,這個行業可能快完蛋了,也有一些「土木人」,會自嘲在工地上「搬磚」。在「阿鵬哥哥探結構」的創始人們看來,和所有行業一樣,建築行業依舊機會很多,比如智能化、數字化的廣泛應用,綠色建築,城市改造更新等,還可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參與國際合作項目。以科普教育之名,做播撒種子的人,引領狂歡中的沉澱,趙鵬說:「我們要做的是學會思考、執行和堅持,用新的視角、新的模式去迎接行業發展。我們相信,所有的經歷將會是底氣和自信的來源。」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擬音師】韓睿達 用聲音創造更多價值 下一篇文章 油氣藏地質研究所所長 朱松柏 以技術護衛能源安全 熱門新聞 01新竹.五峰 原鄉祕境湧風雲 矮靈夜祭傳古韻2025.08.1802澳洲昆士蘭州警署處 參訪中天寺2025.08.1903普中好苗子校友獻卡片 感謝星雲大師裁培2025.08.1804核三重啟 238專家連署力挺2025.08.1805【詩】圓覺2025.08.1906【遊藝筆記】一騎紅塵妃子笑:唐宋荔枝(上) 2025.08.19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 4-12025.08.1908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從善如流2025.08.1809【臆想截圖】也是貪婪2025.08.1910屏東看海美術館 化身巨型甜點店2025.08.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油氣藏地質研究所所長 朱松柏 以技術護衛能源安全【擬音師】韓睿達 用聲音創造更多價值【《聊齋:蘭若寺》主創團隊】追光動畫 呈現真人實拍難有的效果浙江工商大學校長 郁建興 AI浪潮下 並非只鬥智鬥勇【作家】林竹 特殊筆桿書寫動人篇章【海南殘服再生資源公司董事長】陳德琳 以殘助殘 讓愛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