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我到不同的地方分享我的教學經驗,許多家長、老師聽完之後,常會說:「老師,你講得真好。」「老師,當你的學生一定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聽著聽著,當然滿心歡喜。然而,當我回到學校,看到其他老師上課的情況,才想到,其實每個老師都有一套專業,又何須羨慕別人的教學方式呢?
文/林彥佑
常常,我到不同的地方分享我的教學經驗,許多家長、老師聽完之後,常會說:「老師,你講得真好。」「老師,當你的學生一定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聽著聽著,當然滿心歡喜。然而,當我回到學校,看到其他老師上課的情況,才想到,其實每個老師都有一套專業,又何須羨慕別人的教學方式呢?
阿梅是學校的英文老師,平常身為班級導師的我,沒什麼機會看到科任老師上課。首次入班觀課,只見阿梅老師採全英文上課,說起英文極為自然,完全不用翻譯轉換。課程結束後,我除了讚嘆她的教學方式,也與她閒聊增進英文能力的方法。我想,如果她到國外自助旅行,語言上絕對不成問題,其能力是我遠遠不及的。
阿成是我們另一年段的數學老師,上起課來幽默風趣,當天上課,他借用撲克牌的方式,帶領學生認識因數與倍數。我回想自己當年在上這個單元時,只是用傳統的講述法,也幾乎想不到哪些有趣的教學方式,沒想到,觀摩了阿成老師的數學課之後,讓我產生滿滿的靈感。阿成老師說,他喜歡數學,更喜歡把生活的素材融入課程中。
幾年前,我在某高中看過一位歷史老師的教學,他把中、外的年代完全結合在一起。我忘了他教的是哪一段歷史,只記得那一堂課,就好像在聽故事一般,讓常常無法連貫歷史背景的我,在那堂課裡如沐春風,讓我打從心裡佩服。能把歷史課說得如此扣人心弦,可不是一般人都做得到的!
又有一回,我去看某位老師上美術課,該堂課教的是素描。老師在黑板上示範,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把桌面上的水果描繪得栩栩如生,包括顏色深淺、陰影、線條、裝飾都恰到好處。繪畫一向是我的罩門,對於會畫圖的人自然崇拜不已,由於我也想學習畫畫,就問了那位老師一些繪畫的技巧,言談間,他順手為我速寫,五分鐘不到,就將我的臉部以漫畫方式呈現出來……
我們常說「隔行如隔山」,其實就算同為教師,也真的是「隔科如隔山」。其實,每一個孩子、每一位家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只是可能沒有機會突顯出來罷了。
看看我的母親,她常說自己什麼都不會,但我回憶這三十多年來,她會煮飯,每道菜不但飽足了我的胃,也贏得他人的讚賞;她會打掃家裡,讓家裡無時無刻都是一塵不染的環境;她會熱情友善地對待鄰居朋友,家裡常有訪客到訪,也間接影響了我的人際關係。再看看我班上的孩子們,有的專長是具體的,如書法、籃球、棋藝;有的專長是抽象的、屬於個人性格的,如善解人意、關心同學、善於領導……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善於運用自己的特點,就是所謂的「專長」。不需羨慕別人的專長,也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人盡其才,各居其位,適時發揮,就能展現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