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限電危機,全台籠罩於「將停電、被斷電」恐慌中。可是,台電官網相關限電計畫,欠缺公開透明的完整資訊,徒增大眾胡亂猜疑。
台電表示,如果電源供應不足、工業限電實施後,電力仍不足時,才會實施一般用戶限電措施。民眾可從電費帳單「輪流停電組別」欄位英文字母標示(A至F組),知道被分配在哪一組。
我翻出自家帳單發現,去年和今年的饋線代號雖然沒變,但是組別卻不一樣,繳費通知單上沒有任何異動說明,台電官網上也查不到任何組別畫分詳細資訊,實有疏漏欠妥之處。加上媒體對於輪流停電組別順序(C至F組),各家解讀不一,更讓人無所適從。
日本結合中央機關和地方政府共同討論訂定「計畫性停電計畫」,並公告周知。其中的「停電區域分組與地理分布」及「各組組內排定輪流停電順序」作法,值得政府借鏡仿效。
限電資訊處置應該公開公平化,讓民眾上官網就可查詢分組情形和停電順序,也能參閱歷年限電史跡和年度檢討分析報告。
隨著經濟發展、科技普及,電力需求不斷增加,除了作好供電系統和穩定電網維護外,供電情勢、限電資訊的透明化和即時性也很重要,政府應著手充實建置相關平台,資訊異動即時公布,讓各界能及早得知和因應配合。
郎英(台中市/文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