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樹(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
觀之新政府以兩岸「維持現狀」贏得選票,其兩岸交流與發展,不但愈走愈遠,加上執政黨上任後所做所為,彼此信賴度日益脆弱;如未做適當調整,兩岸隔閡將愈來愈大,也可能會因而讓國家一蹶不振。兩岸如何互動與交流?是否堅守九二共識?相信是關心國家安危及後代子孫安身立命者所共同關注的。
目睹執政黨在兩岸交流遲未找出良好的互動模式,官方交流幾近中斷,地方產業重挫,尤其中南部觀光及農漁產業影響尤鉅,未來我國對外自由貿易與國際合作、外交、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將何去何從?對內堅持意識形態治國,對外大力推動新南向,是否能讓中華民國順利轉型,多數國人不免惶恐。
另觀中國國民黨在過去所提兩岸政策,迄無堅定一致且獲致全黨共識的明確主張,又因主席的更迭而不斷變動。所謂促統不獨?或不統不獨不武?一中各表或一中同表?和平政綱或和平協議是否簽訂?在黨內各有主張,雖已部分有所克制或修正,但仍缺乏一致共識;全民也仍一頭霧水、莫衷一是。
相信國人共同期待的是,早日找出一條兩岸和平和諧的康莊大道,有利於兩岸、有利於中華民國,乃至大中華,甚至於全世界的一條好路。淺見以為,這條真正好路應捨中道而弗由。
從中道觀之,任何人或組織,在觀念或所作所為,只要想法與做法有偏差,或囿於意識形態,即不符中道,其結果必不圓滿;只有能深明當前處境,開放心胸、宏觀前瞻、掌握當下,且能無私無我、光明正大,並能基於自利利他、優質競合的圓融運作,其後續各項發展才能平衡和諧,其結果才能互利共贏,整體也能究竟圓滿,也才是最好選擇。
將接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吳敦義先生以「重返執政」為願景,並擬以「增進兩岸互信、追求台灣穩定」為主軸,主要「以維護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穩定現狀,並且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積極弘揚中華文化,相互尊重與包容,促進兩岸永續發展,以追求台海和平穩定」為政綱,並強調堅決反對台獨,唯有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兩岸才可互利雙贏;唯有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才會使得台灣人民受惠。未來將會透過政黨交流與民間互動,持續保障兩岸人民權益,似較合乎中道。
觀其內容係以連胡五項願景、兩岸和平發展、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取代「和平政綱」,並未提及「和平協議」的論述。國人也許認為了無新意。但衡諸現狀,評估所有客觀環境,談統、談獨,徒增災難與虛耗,談和平政綱、和平協議,亦非情勢允許,且談的主體性及原則性,如未能迅速有效確立,將未見其利先現其弊,不可不慎。
兩岸和平和諧交流之政治選項相當有限,九二共識是兩岸累積逾二十年考驗之政治智慧結晶;如能共同確立,「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及共同振興中華文化為現階段共同的政治交流基礎,尤其能讓「一中各表」明確化、具體化,彼此相互尊重與包容,相信假以時日,台澎金馬之民粹民主,即有機會昇華為優質競合之政治民主,點亮大陸社會核心民主價值明燈,也可為大中華整體優質民主先行先試,為兩岸和平和諧交流奠定穩固基礎,當較符合中道,也是兩岸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