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如何才能有前途?答案就是「對人好」。所謂對人好,就是要幫助別人、讚美別人、包容別人。能夠真心誠意的待人,廣結善緣,自然就會有前途。
●有些人很發心,但因緣不夠,所以難以成事。猶如播種,種子雖播在田裡,也要風調雨順,才能豐收。如果相關的因緣,不能具足,有因沒有緣,如何得果?因此,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廣結善緣。
●佛法能提升我們人生的幸福,而佛教追求幸福的方法,不容易為一般人所接受,以為佛教總是教人吃虧、忍辱。佛教告訴人們要奉獻、犧牲,和有些宗教獲取、要求的思想大異其趣,因此見棄於淺見之徒。實際上吃虧就是佔便宜,在忍讓之中有奧妙的道理。
●有很多人尋求人間淨土,其實淨土不單在天國,就在我們的周遭。眼光放遠,心胸放大,就可以建設當下美好的「人間淨土」。
●人間佛教是一種大乘菩薩道思想,依眾生需要為需要,並能散播希望、信心、歡喜的種子,將生活融入佛法,當下的淨土就是實踐人間佛教而成就的。
●凡事不要先存著自己沒有能力的心理,要抱持「做一分是一分,行一步是一步」的毅力,努力實踐。「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日久自然能有所成。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語錄》上冊〈人間淨土的意義〉,中冊〈處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