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陳榮基。圖/記者邱麗月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蓮花基金會董事長、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陳榮基說。他希望內政部在依法推動「醫殯分流」時,要鼓勵醫院保留往生助念室及慰靈室,並要求醫院自行經營,協助病人安詳往生及家屬陪伴助念,親切及莊嚴的陪伴病人走完生命的最後一哩路。
針對「醫殯分流」,醫院禁止附設靈堂,陳榮基表示,因應民俗需要,我國很多醫療院所附設殮、殯、奠、祭等設施,對撫慰痛失親人的家屬,發揮很大作用。但因很多醫院委外經營,引發殯葬業者搶生意、敲竹槓的亂象。
陳榮基說,民間尤其是淨土宗的佛教徒,常有往生後助念8小時的習俗,需要醫院提供「助念室」。這種助念室(慰靈室)的設施,已經廣泛存在於國內公私立醫院。讓很多在醫院中往生的病人家屬,剛面臨喪親之痛時,有一個慰藉沉澱心靈的場所及時段,「讓亡者無怨,生者無憾。」
陳榮基表示,他任職台大醫院副院長期間,院長戴東原曾經陪伴家屬,護送「病人」到助念室,並短暫參與助念,院長離開時,家屬頂禮恭送;台大緩和醫療病房開幕典禮當天,應邀觀禮的佛光山寺住持心定和尚,自動進入6A安寧病房助念室(哀傷輔導室)為病人助念,也傳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