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巨蛋周年體檢 考驗永續力 台北大巨蛋周年體檢(上)

曾博群、曹麗蕙、  羅智華、張哲郢、石毓琪 |2025.05.09
116觀看次
字級
周杰倫成為台北大巨蛋第一位,舉辦專場演唱會的歌手。圖/杰威爾提供
台北大巨蛋成為台灣爭取MLB來台比賽的契機。圖為MLB東京系列賽,球迷在東京巨蛋自拍。圖/美聯社
艾斯康球場周邊除球場,園區內還建造住宿設施、商業設施、餐廳和公寓。圖/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提供
台北大巨蛋已舉辦多場大型活動,包括體育賽事、國慶晚會及演唱會等,成為指標性室內體育場館。圖/資料照片
台北大巨蛋擁有可容納4萬座席的多功能體育館,提供舉辦大型球賽、表演及展覽等活動,圖為滿場球迷進場觀戰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圖/許正宏

文/記者曾博群、曹麗蕙、 羅智華、張哲郢、石毓琪專題報導

回顧去年,大巨蛋共舉辦38場中職比賽,平均進場人數突破2萬人次,不僅中信兄弟等人氣球隊能帶動票房,其他隊伍對戰也展現不錯的人氣。以富邦悍將與台鋼雄鷹為例,身為新軍的雄鷹,在大巨蛋五場主場比賽僅票房與商品收入就逼近1億元;悍將則以兩波主題日系列賽,累計賺進破億元收入,顯示球迷對大巨蛋的新奇與支持超越隊伍本身。

然而,今年開季一個月已有15場大巨蛋比賽,平均入場人數從去年逾2萬人下滑至1.8萬人,若扣除中信兄弟的比賽,其他場次僅有約1萬人次,較去年票房幾乎砍半,並首度出現單場不到萬人的紀錄。

儘管數字略顯下滑,各隊領隊普遍認為目前言之過早。統一獅領隊蘇泰安指出,大巨蛋效益至少需三年作為觀察期,並強調未來仍將搭配主題活動,努力提升進場人數。

經營挑戰浮現

深耕成新策略

今年中職安排52場大巨蛋例行賽,其中味全龍隊包辦最多16場。龍隊領隊丁仲緯表示,目前平日賽事票房已屢破萬人,表現超出預期,但未來關鍵在於如何持續深耕在地經營,並吸引更多新客群,建立民眾固定的看球習慣。

除職棒賽事外,大巨蛋對忠孝商圈的帶動效應亦日益明顯。國立中興大學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教授余宗龍指出,隨著賽事與演唱會活動頻繁,周邊商業空間閒置率下降,帶動人潮與消費,但衍生的交通壅塞與噪音等問題,長期可能引發居民反彈,如何在商業發展與生活品質間取得平衡,是市府與經營團隊的重要課題。

儘管目前大巨蛋的賽事與演唱會排程頻繁,展現強勁吸引力,但從長遠經營角度來看,仍存在不少挑戰。

余宗龍指出,大巨蛋建造耗時30年,總投入超過400億元,根據財報推估,需到2045年才能達到損益平衡。單靠賽事或演唱會收入,難以支撐龐大的營運與維護成本。

他建議,可將大巨蛋分為「棒球季」與「非棒球季」兩階段管理。每年4月至10月的棒球季期間應保障職棒賽事優先舉行,其餘時間則開放舉辦演唱會、電競比賽、宗教活動等大型商演,以提高場館整體使用率與經濟效益。

推無紙化行銷  

智慧場館成形

在場館設施管理方面,余宗龍指出,目前大巨蛋內部已達國際級水準,可進一步推動無紙化入場與安全檢測,例如採用手機條碼、臉部辨識系統取代傳統紙本門票,並引進X光機檢查行李,加強公共安全防護。

他建議,台北市府與經營單位應積極行銷大巨蛋國際形象,例如提供演唱會場租補助、邀請國際節目拍攝推廣,藉此吸引海外旅客,將大巨蛋打造成台灣新的城市地標。

台北大巨蛋的啟用,無疑為城市注入了新的動能,但「孵蛋不易,養蛋更難」。從短期熱潮到長期經營,從賽事熱絡到永續發展,大巨蛋的真正考驗,才正要開始。

頂級演唱會首選 驅動巨蛋經濟

■全球的巨蛋場館,如東京巨蛋、新加坡國家體育場和首爾高尺巨蛋,不僅是體育賽事的重要場所,更成為國際級演唱會的首選場地。台北大巨蛋自2024年起,快速發展成為運動與娛樂雙軸並行的焦點,並掀起一波波演唱會熱潮,吸引亞洲頂級歌手如周杰倫、張惠妹等登台演出。

根據台北市商業處的調查,運動賽事部分,自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台北大巨蛋舉辦了70場棒球賽事,吸引約140萬人次觀賽,總消費金額達47億3600萬元。至於演唱會,周杰倫與張惠妹的演出在短短一個月內,吸引約35萬2000人次,創下40億3420萬元消費額。

此外,2025年4月4日,義大利跨界男高音安德烈・波伽利成為首位在大巨蛋開唱的西洋歌手,吸引來自全球的3萬4000名樂迷。隨後,林俊傑的世界巡迴演唱會和五月天的成軍25周年巡演也將在大巨蛋登場,預計再度點燃演唱會經濟熱潮。

受到台北大巨蛋經營成功的啟發,其他縣市也掀起興建巨蛋場館的熱潮。新北市已計畫建設一座可容納5萬人的新大巨蛋,並預計在年底前確定場址。然而,由於建設和維護成本高昂,高雄市對此仍持審慎態度。

MLB海外開幕戰 鎖定大巨蛋

■隨著台北大巨蛋成功運營,球迷心中的棒球夢再次被燃起,尤其期待MLB美國職棒大聯盟來台。台灣曾多次嘗試爭取大聯盟來台比賽,最接近的機會出現在2011年MLB明星賽,後來由於舊金山巨人不參加,計畫告吹。

主因是台灣場地容納人數較少且場地條件一般,再加上天氣不穩定等因素,這個夢想始終無法實現。

然而,隨著台北大巨蛋的建成,情況有了改善。去年,世界棒球12強賽中華隊在大巨蛋的五場小組賽,每場平均吸引超過3.2萬人入場,場地不再是限制因素。202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時,中華隊的比賽場場擠滿3.5萬人,票房收入達1.6億元,周邊商品也賣得火爆,光是球衣銷售就突破6000件,收入超過1500萬元。

台北大巨蛋的成功,為台灣爭取大聯盟比賽提供契機。悍創運動行銷的總經理王德堯透露,已與大聯盟國際部門討論過,計畫在2028年爭取在大巨蛋舉行大聯盟海外開幕戰,今年夏天將正式提交提案。

關於海外開幕戰票價,王德堯表示,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考慮贊助商支持、球隊移動成本及大聯盟海外賽的授權費等多方面因素,最終票價將在與各方協商後才會確定。

日職自建巨蛋經驗 台灣可借鏡

■台北大巨蛋的成功,為台灣爭取MLB大聯盟比賽機會。圖為MLB東京系列賽,球迷在東京巨蛋自拍。 台北大巨蛋今年平均入場人數較去年下滑,反觀日本職棒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的新主場「北海道艾斯康球場」則呈現穩定成長。自啟用以來,艾斯康球場在球隊、地方政府與居民的支持下,吸引力日益增強。即便球隊戰績不佳,2023年場均觀眾仍接近2.9萬人,2024年截至4月已突破3萬人,顯示出經營策略與地方合作的重要性。

相較前主場札幌巨蛋的場均不到1.8萬人,艾斯康球場平均入場人數突破2.6萬,並持續攀升。球團常務董事三谷仁志指出,打造新球場的目的是提供超越看球的多元體驗。球場規畫為綜合園區,結合飯店、桑拿、打擊場與周邊觀光設施,更計畫增建新車站與飯店,吸引老球迷與新觀眾反覆造訪。

相對之下,台北大巨蛋從動工到啟用歷時超過十年,政府雖強調發展體育賽事,但在實際投入與地方合作上仍有不足。一些在日台灣人指出,日本政府對體育的支持持續且務實,並非僅止於選舉操作,台灣在推動大型體育場館與運動產業時,應借鏡日本火腿的成功經驗與策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