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掌仙子戰勝癌症 捐髮助癌友 陳玲芳 |2017.06.24 語音朗讀 27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林明燦醫師祝福玨瑩,順利平安進入人生另一個學習階段。 圖/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提供 玨瑩的媽媽,為女兒剪下第二刀。圖/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提供 玨瑩貼心的為媽媽拭淚。圖/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提供 為了回饋抗癌過程中眾人的關愛,並以自身經驗鼓勵其他癌童,「巴掌仙子」玨瑩決定捐出化療掉髮後近四年長出及腰的長髮,交由「切膚之愛基金會」作成假髮,供化療掉髮的癌友使用。六月十五日當天,由主治醫師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林明燦,為玨瑩剪下第一刀,隨後彰基兒童醫院也致贈玨瑩制服、書包,祝福她在小學新階段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文/記者陳玲芳 二○一○年六月出生的玨瑩,出生以來即歷經波折,不僅二十三周提早出生,且出生體重僅有四百八十公克,為當時全台體重最輕的早產兒(又稱「巴掌仙子」)。二○一二年發現罹患肝母細胞瘤,所幸在家人支持、彰基醫護團隊努力,以及她本身樂觀積極的態度下,順利完成癌症療程,如今,玨瑩即將步入國小階段。 彰基兒童醫院院長楊瑞成醫師表示,玨瑩的成長過程非常艱辛,但都能一一克服過來,而且在治療過程中,展現出堅忍的一面。玨瑩的媽媽及玨瑩本人,對於社會給予的幫助心存感恩,願意將玨瑩最珍貴的秀麗長髮,捐贈給更需要的人,善行令人感佩。 關關難過關關過 二○○九年,玨瑩的媽媽接受人工受孕,當時受孕三胎,最後只剩一胎,在彰化基督教醫院遺傳諮詢中心醫師陳明幫助下,懷孕二十三周時剖腹產下玨瑩。二○一○年早產的玨瑩,出生時體重四百八十公克,在彰基兒童醫院蕭建洲主任及早產兒團隊照護下,歷經呼吸、腦部、眼睛、心臟等早產兒常見問題,「關關難過關關過」,終於在住院七個月後,體重達到三千八百公克,順利平安出院了。 玨瑩出院後,持續接受早產兒追蹤照護,並進行相關職能、語言復健治療。然而,卻在兩歲那年,因持續發燒、咳嗽兩周就醫,意外在醫師觸診時發現腹部腫大,轉診兒童血液腫瘤科林明燦醫師後,經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罹患「肝母細胞瘤」,並開始進行化學治療。 玨瑩剛被發現肝腫瘤時,體內不斷出血,緊急送入加護病房治療;得來不易的孩子,在歷經早產磨難之後竟又罹癌,玨瑩的媽媽一時無法接受,不僅封閉自己也埋怨老天,不解為何孩子接連遭受疾病侵襲。陳明醫師的勉勵,讓她決心要堅強起來,成為孩子的後盾。每次進加護病房探視,都鼓勵玨瑩:「媽媽沒有放棄妳,妳也不可以放棄自己!」玨瑩在媽媽的鼓勵下,狀況日趨穩定,不僅平安走出加護病房,也順利捱過腫瘤手術與九次化療。 懂得感謝與回饋 彰基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林明燦醫師表示,兒童癌症治療方式主要是化療、手術以及放射線治療(電療)。玨瑩在化療後經由手術將縮小的腫瘤切除,後續再進行化療,且在二○一三年四月完成所有治療,之後痊癒並定期回門診追蹤。 感念玨瑩人生歷程中許多貴人幫助,玨瑩的媽媽不定期會準備禮物、玩具致贈彰基兒童醫院兒癌病房,一方面回饋醫護團隊的愛護與照顧,另一方面則是向兒癌病童傳遞愛與關懷的鼓勵;此外,也教導玨瑩要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希望玨瑩能為社會帶來良善的影響。 在媽媽潛移默化下,玨瑩學會了懂得「感謝」與「回饋」,於是在即將上小學之際,決定將留了近四年及腰長髮捐出來,讓「切膚之愛基金會」作成假髮,供癌友使用。 兒癌有增多趨勢 林明燦醫師表示,據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台灣每年約有五百個兒童得到癌症,發生率為每十萬個兒童約有十至十二個兒童被診斷出癌症。尤其近年來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3C生活、缺乏運動、精緻食品、空氣汙染、水汙染、黑心食品、有毒容器、塑化劑、環境賀爾蒙、電磁波等的影響,不但成人癌症,連兒童癌症也有愈來愈多的趨勢。 然而,兒童癌症不論種類、疾病型態、治癒率和成人癌症大大不同,欣慰的是兒童癌症很多是可以治癒的,並且可以健康長大、結婚生子,而現今國內兒童癌症治療成績和歐美先進國家比較已相差不大。 玨瑩罹患的肝母細胞瘤治療成果也已有長足的進步;五歲以下兒童的肝臟腫瘤九成是肝母細胞瘤,一般認為是一種胚胎腫瘤,癌症突變可能發生於胎兒晚期,但也有極少數在成人期才發病,臨床仍以三歲以內發病較多。 留意兒癌九症狀 肝母細胞瘤發病原因不明,罹病的危險因子包括染色體異常、遺傳因素、低出生體重(小於一千公克的罹病率比一般嬰兒高一倍半)、妊娠期的各種不良因素(如母親口服避孕藥、促性腺激素的應用、孕期大量飲酒或吸菸等)以及妊娠期高血壓、羊水過多、先兆子癇、孕早期肥胖、家族性腺瘤樣息肉等。 手術切除是肝母細胞瘤最根本的治療方法,但需輔以化療。治療成功與否取決於腫瘤大小(如有無侵犯血管等)、腫瘤切除情況、腫瘤病理類型、胎兒球蛋白指數及有無遠處轉移等。 目前肝母細胞瘤的治療成績已經提高很多,國外統計第一期肝母細胞瘤的五年存活率可達百分百,第二期約九成,第三期約六至七成,第四期約五成,但有遠處轉移的則不到二成五。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當重要。 林明燦醫師提醒,家長要留意兒癌九大症狀:不明原因發燒、不明原因疼痛、不明原因腫塊、淋巴腫大、肝脾腫大、臉色蒼白、紫斑或出血傾向、神經方面症狀、眼球異常反射光等。如有發現異常,應盡早就醫以便早期治療。 前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 吃對食物,可去疲勞 下一篇文章 瘦身筆記 該減的是肥胖而非重量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4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5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6【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7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8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9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我們」加起來,不只一個答案居家照護不踩雷 傷口好得快【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 作者其他文章十大死因多涉高血壓 飲食減鹽可有效防治預防過敏性花粉症 多吃蔬果搶救奮力生存孩子 飢餓三十開跑 居家照護不踩雷 傷口好得快小胖威利病友 展出41幅畫作照顧植物人 不忘做伸展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