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日前審查預算規模逾八千八百億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過程過於粗暴,引發朝野立委一場大混戰。在蔡總統「震怒」後,民進黨立院黨團及當天主席邱議瑩同意,會在委員會重審《前瞻》草案。
國民黨團以及多個社團認為,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開會審查此案的意義不大,應該直接退回行政院重擬。因《前瞻》草案內容虛浮、評估不足,尤其是占預算一半的軌道建設問題最為嚴重。從人口結構、運量、城市發展到未來科技變化等因素觀察,台灣是不是需要再興建這麼多軌道,必須要經過更周延,更細膩的評估。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草案編列四千二百四十一億元的預算,在全台各地建設新的捷運或輕軌。除了本來已有捷運的台北、高雄、桃園、台中還要再擴建新的路線,台南、新竹、基隆、彰化等縣市亦有新建計畫。蔡總統及各地方首長,都將這些建設視為利多。
想興建捷運或是輕軌的縣市,都以台北捷運為例,認為「有為者亦若是」。然很少人知道,通車已二十年的北捷,儘管二○一六年每天平均運量已經超過兩百萬人次,至今仍不足以靠票價收入來支應營運;須依賴廣告、租金等業外收入挹注。北捷的本業──運輸,根本還在賠錢。雙北加起來近七百萬人口,經營北捷還這麼困難,其他縣市捷運、輕軌的營運情況更難樂觀。
高雄捷運營運十年了,今年平均每天的運量終於有十八萬人次,當然是賠錢的。高捷當年的運量預估是每天五十萬人次,現差太多。在《前瞻》草案中,高雄要再興建捷運「黃線」,市長陳菊在公聽會上表示,黃線建好後,高捷總運量將會成長為日均量六十七萬人次,單單一條黃線可以增加近五十萬人次的日均量,豈有可能。何況未來黃線的路線中,部分地區現在已有橘線營運,勢必影響新路線的運量需求。
蔡總統日前在彰化宣告未來台中捷運將從高鐵的烏日站區,延伸至彰化市等地,而經費來自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軌道運輸,共一百三十八億元。切勿以興建費由中央買單,地方政府就可以坐享其成;後續的營運與維護更是長期的財政負擔,彰化縣政府最好想清楚一點。
人口為運量之本。據國發會對人口的推估,未來台灣總人口成長由正轉負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最快在民國一一○年、最慢在一一四年,台灣人口會進入「零或負成長期」。可能《前瞻》中的捷運、輕軌連一條都還沒有蓋好,台灣的人口就自高峰進入衰退,怎能支持大量興建的軌道建設營運。
蚊子館與蚊子機場殷鑑不遠,政府千萬不要為建設而建設;舉債興建一大堆軌道,成了蚊子輕軌,那問題將會比蚊子館、蚊子機場更嚴重。因為軌道沿線徵收的土地更多,影響層面更大,且建成後天天都有營運的問題,中央和地方都無法負荷。
建議行政院收回《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重議,不可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