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人們已需要面對死亡!

執筆人:南方朔(資深評論家) |2017.04.13
1438觀看次
字級

生老病死,乃是生命的循環,嚴肅莊重的生,才能無憾無牽的迎接死亡。最近台灣已有許多知名人物,在為他們的身後事做著安排,他們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不想有侵入性的急救,希望活得有尊嚴,走得也有尊嚴,能順著天使的腳步,走完人生的旅程。

看著這些新聞,我就想到十九世紀美國大詩人朗費羅(Henry W. Longfellow)所寫的一首死亡名詩〈天使的腳步〉,詩裡有幾個短句:

他們以緩慢無聲的腳步

帶來莊嚴神聖的訊息

在我身邊的空位坐下

用他們溫柔的手撫摸著我



天使坐下 凝視著我

用他深沉且溫柔的眼神

像星辰 沉靜自如聖人

在天上將我俯視



我雖然常常絕望並感到孤單

但所有的這些恐懼都被拋開

所剩的記憶

只有我愛的活者及過去的人!

人們活著,到了某個時候,就需要為老及死做出準備,西方的哲學政治家裡,古羅馬的西賽羅(Marcus Cicero)乃是第一個對老和死這個大問題深入思考的人物,他在垂暮之年就寫了一本小書《論老年》,將如何面對老和死做出哲學上的準備。他認為一個人在活著時就要努力,不能虛度一生。到老時就能怡然大方的面對死亡,走向另一個世界。西賽羅的這本小書影響西方人很大,特別是對美國影響最大,美國的開國元勳富蘭克林,以及第二任總統亞當斯都受到影響。不論是否信神,人到了最後,都不要苟延殘喘,沒有尊嚴的活下去,而是要內心歡樂的重回世界的懷抱。

我所以舉朗費羅為例,乃是他在生命的最後,寫了很多迎接死亡之詩。他在另一首死亡之詩裡,更比喻說,人死後的墳墓它乃是上帝的田園。人死後歸於塵土,但上帝卻是更大的農夫,祂翻動田野,人死後就會變成花的種子,時間久了,又會開出似錦繁花。

朗費羅以一種自然神學的觀點來看人的生死,並將生死的問題帶到一個生死永存的更高境界。他在生命的晚年,的確已看破生死,超越了悲苦孤獨,做好了死亡的準備。

因此生命可貴,人在活著時必須嚴肅以對,不能虛度人生,到了老邁時,就能以比較豁達的態度去面對死亡的靠近。死亡不足懼,它只是天使們幫我們打開另一扇門,讓我們進入另一個世界。在那裡我們和至愛的人能夠永遠相守,自也沒有恐懼。所以最近有些名人,已在為自己的死亡預做告別式,預立遺囑,我對這些人都願意獻上祝福,我們社會是要用心面對死亡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