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是中國佛教特有的飲食習慣之一,其他國家的佛教徒很少吃素。中國佛教所以提倡吃素的原因有二:一是儒家所謂「見其聲,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二是佛教經典中也提到要不斷大悲種,慈悲而不殺害動物生命。
素食有很多好處,例如可培養仁慈的心,養成柔和的性格及耐力。西方國家的醫學界早已極力提倡減少肉食,主要是因為肉食容易造成血管內積聚太多的脂肪與膽固醇,導致血管硬化與阻塞的病症,而素食則有益清除體內毒素。
站在佛教的立場,其實不一定要佛教徒全然吃素,吃不吃素是一個形式,心地的清淨最為重要。佛教勸人素食,主要是為了長養慈悲心。不過素食者也不能矯枉過正,不要為了一人吃素影響大家,反而容易造成他人對佛教反感。能夠素食當然很好,如果無法全素,有條件的吃三淨肉、肉邊菜也可以。
談到生態平衡,自從一八七二年美國成立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公園,一百多年來,經由不斷的研究,自然與人間的關係逐漸為世人所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及無生物環境,因為物質、能量的相互交換而造成自然界的平衡,這種平衡關係稱之為「生態系」,而人只是整個能量循環中的一個環節,人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而非主宰。如果人們不節制和善用自然資源,一旦資源耗盡,環境就會嚴重汙染,進而破壞生態平衡。
因此,我們對生命要護其生存,凡是有生命的東西,不要說一個人,就是一隻小麻雀、一條魚、一隻蜻蜓、一隻蝴蝶,甚至山河大地、一花一木,只要是有生命的東西,我們都要保護它的生存,因為人與自然萬物是「同體共生」的關係,唯有彼此尊重,才能共存共榮。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冊,〈佛教對「殺生問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