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鮮肉看大陸影視價值觀

 |2017.03.26
1529觀看次
字級

所謂「小鮮肉」,其實原指年輕而單純、帥氣而健碩的男生,但在中國大陸,現在被封為「小鮮肉」的藝人一點都不開心,因為這通常意指高片酬、演技差的年輕演員,甚至引發人們對於影視劇的品質與走向的熱烈討論。

根據中新社報導,日前中央電視台就直言批評一些「小鮮肉」片酬奇高,但「拍出來的東西卻很難看」,還言之鑿鑿某些當紅演員的單部酬勞以「億(人民幣)」計。一位著名編劇高滿堂在自己的新戲《最後一張簽證》開播宣傳活動中坦言,選角時,原本投資方想找一位「小鮮肉」,但對方要求的片酬過高,能提供拍攝的檔期又短,還直言需要使用替身。高滿堂說︰「現在拍攝一部一億(人民幣)成本的電視劇,要請到這些當紅小鮮肉,片酬基本在七八千萬之間,只有兩三千萬留給導演、編劇、團隊和後期製作。因為沒有錢做後續,造成大量的垃圾作品出現,這已經變成了新常態。」

替身演員滿場跑

中新社引述一篇由知名編劇宋方金撰寫的文章,這篇文章的點閱率非常可觀,也可看出中國大陸對於時下年輕偶像的看法。

宋方金在文中寫道︰「『鮮肉』們往往在一個劇組只給出十五天的時間來拍攝,所使用的方法則是所謂的『表情包表演』,表演各種角度、各種表情,需要四五個環境變化時,要不對著天拍,要不對著大樹,要不對著面牆,把他的臉拍完,剩下的場景都由替身完成。」而劇組為了趕工,一般也會分成A、B、C等多組同時拍攝,就連普通配角也都有替身,演員在其他組時就讓替身來演,「有一場戲拍的是大全景,拍戲的三十多個人,全部是替身,沒有一個是正身。」

對於這樣的現象,剛剛拿到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成龍就曾直言,「(某小鮮肉)他當自己是大牌,拍兩個鏡頭,大家都跟他說辛苦了!他有什麼辛苦?一點都不辛苦!一大幫人前呼後擁,到現場化個妝,打的動作替身都拍完了,他只是來喘喘氣……我真的想把這個名字講出來,真的看不慣這種人。」

抵制收視率作假

「小鮮肉」話題甚至在今年中共兩會上也成為政協委員討論的話題,但重點其實是大陸目前的影視產業亂象,包括題材狹窄、虛假票房、片酬過高等。知名導演陳凱歌認為,票房造假、收視率灌水應採取相應懲罰性措施。

而在兩會直言某些港台藝人「掙完這邊的錢,回去就罵」的演員張國立也說︰「影視圈輕忽編劇、迎合『粉絲經濟』流弊未減,『講故事』能力多年未提升,題材狹窄化。」他建議,對文化市場的整體布局要有預見性、前瞻性,要像懲罰虛假票房一樣抵制收視率作假。

張國立在兩會上對於舉報台獨就是愛國的發言,台灣批踢踢八卦版網友紛紛狂酸張國立:「美國國籍在那邊愛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