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自然保護區安保處負責人】薛丹丹 溼地邊的麋鹿守護者 文/記者杜子璇 |2025.07.06 語音朗讀 1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麋鹿群。圖/新華社薛丹丹在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查。圖/新華社在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薛丹丹和一隻雄性麋鹿互動。圖/新華社 文/記者杜子璇薛丹丹的工作目標是恢復野生麋鹿種群,她和同事投身於麋鹿的遷地保護,把麋鹿送到適合它們生存的地方。她相信,這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經之路。時值六月,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鹿鳴聲此起彼伏。揣上筆記本,拿上望遠鏡,薛丹丹像往常一樣熟練地鑽進皮卡車,和同事們開始一天的巡護工作。每年的三月至五月是麋鹿產仔的高峰期。保護區巡護人員會增加巡查頻次,細緻監測麋鹿的活動區域,確保新生仔鹿和生產母鹿的安全。薛丹丹巡護的主要任務是記錄麋鹿群的分布位置、種群數量和健康狀況。「每年麋鹿產仔季,保護區能有七百多頭小鹿出生。剛出生的小鹿身上有白色斑點,大概滿月之後就會逐漸褪掉」,薛丹丹看著遠處悠然漫步的鹿群說。鹿王爭霸盡收眼底今年三十五歲的薛丹丹是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全保衛處的負責人。二○一六年從學校畢業後,薛丹丹就投身於保護區內麋鹿的巡護管理和科普宣教工作。初到保護區時,她對麋鹿這一物種並不了解。九年多來,薛丹丹查閱大量有關資料、請教專家學者、定期和同事展開野外巡查,在不斷豐富自己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把有關麋鹿保護的專業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大眾,建立起兩者間的橋梁。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薛丹丹與保護區內的麋鹿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她曾協助村民解救被繩網困住的麋鹿,也參與了保護區智慧監測平台建設,用科技手段監測麋鹿棲息地生物多樣性,維護棲息地安全。每年繁殖季,數場「鹿王爭霸」的激烈角鬥場面在保護區上演,無論是勝者的昂揚還是敗者的失意都被薛丹丹盡收眼底。「對我來說,這一切既熟悉又親切。保護區就像我的家,麋鹿就是我的家人」,她說。巡護途中,幾頭鹿謹慎而緩慢地向薛丹丹靠近停住,薛丹丹輕撫鹿頭,溫柔地注視著它們。見證麋鹿生老病死薛丹丹見證了麋鹿們的生老病死,也守護著麋鹿種群的發展壯大。一九八六年,江蘇大豐從英國引進了三十九頭麋鹿。近年來,保護區圍繞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積極踐行「兩山」理念,種植耐鹽耐鹼植被,治理入侵植物,生態系統日趨完善,保護區的麋鹿種群數量不斷增加。截至二○二四年六月,保護區內共有麋鹿八千二百餘頭,其中野外麋鹿數量達三千五百餘頭。歷經三十九年,保護區從最初「回歸」時的三十九頭麋鹿,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麋鹿種群。如何協調麋鹿與人的關係是薛丹丹一直關注的問題。隨著麋鹿種群數量的顯著增長,不免出現麋鹿與人類活動區域的交叉重合,曾經有麋鹿誤入莊稼地啃食莊稼的情況發生。現如今,當地已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既保障野生麋鹿種群的自然生存,也能讓當地百姓的財產得到有效補償。在薛丹丹看來,這份工作的終極目標是恢復野生麋鹿種群──讓麋鹿和人在野外能夠「不期而遇」。她和同事們將繼續投身於麋鹿的遷地保護,把麋鹿送到適合它們生存的地方。薛丹丹相信,這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經之路。 前一篇文章 茶藝師 張樂 用茶香「圈粉」巴黎 下一篇文章 【科學家】黃志偉 安靜探索生命奧祕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雲梯2025.07.0107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10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科學家】黃志偉 安靜探索生命奧祕茶藝師 張樂 用茶香「圈粉」巴黎黃葉早茶製作技藝傳承人 鄭學松 非遺茶香代代傳重慶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劉洋 跨界追光 科幻人生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杜靈傑 為引力子畫像的科學家【羅萊迪思董事長】王忠泉 將燈光業變身科技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