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雨過天青的豐沛雲層,飽滿的流釉層層守護烈火焠煉的陶瓶,儘管開片略顯含蓄,依然掩不住柴燒綻放的光澤;再以俗稱「總統石」的鳳凰碧玉,或紫色或鵝黃或翠綠的玉髓,逐一車製的渾圓瓶蓋灌頂,斑燦炫目與晶瑩貴氣兩種不同風采,為玲瓏有致的寶瓶畫下完美的句點。圖/吳德亮
文與圖/吳德亮
彷彿雨過天青的豐沛雲層,飽滿的流釉層層守護烈火焠煉的陶瓶,儘管開片略顯含蓄,依然掩不住柴燒綻放的光澤;再以俗稱「總統石」的鳳凰碧玉,或紫色或鵝黃或翠綠的玉髓,逐一車製的渾圓瓶蓋灌頂,斑燦炫目與晶瑩貴氣兩種不同風采,為玲瓏有致的寶瓶畫下完美的句點。
這是陶藝名家翁國珍最新的「聚寶陶瓶」柴燒作品,春節期間在「串門子」茶館展出時,許多朋友或藏家都難以置信:因為翁國珍的作品向以粗獷、豪邁、大器著稱,不僅有陶土一比一甚至超過的釉料驚人比例,還經常有重達五十公斤以上、足可存放數十片普洱圓茶的超大茶倉出窯;反觀聚寶陶瓶,最多卻不過三根手指大小,外觀甚至不及他瀹茶壺創作的十分之一,卻細緻可人、色彩豐富飽和,與他過去給人「數大為美」的印象大相逕庭。殊不知這正是他劫後重生、浴火鳳凰,更累積了許多親情與友情共構的感人作品。
故事要從去年五月說起:當時翁國珍興沖沖受邀赴對岸山東「青島藝術學院」做陶藝交流,不幸在煉土時遭到病毒感染,從蜂窩性組織炎併發各種病症,嚴重至無法下床走動,嚇得旭華嫂子連夜從台北趕赴嶗山,將已經整腿發黑仍不肯就醫、僅任由術士拔火罐做民俗治療的他以擔架「押」回台北。結果甫住進加護病房就昏迷不醒,院方還數度發出病危通知,讓大家都擔心不已,網路上每天都可看到好友為他祈福集氣的訊息。
幾經搶救後國珍儘管大難不死,卻又在轉院後感染其他桿菌,折騰一個多月後,轉入普通病房再足足待上一個半月,康復出院後還得留在家中長期調養,來來回回共超過半年以上。年初總算看到他氣色轉好、帶點元氣出門走動,居然就趕在初癒期間,奮力打起精神參加我的新書發表會,不僅讓大家鬆了一口氣,更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
虔誠向佛的翁國珍回憶說:住院期間曾數度進入彌留狀態,飄忽之間彷彿還到了地藏王菩薩跟前,以為就此告別人世;未料菩薩說他塵緣未盡,還有許多傳世作品尚待完成,因此勒令飭回,命總算保住了,讓他更珍惜這得來不易的福分。
雖然暫時無法像過去一樣拉大胚,翁國珍卻悄悄做了許多小巧精緻、用來放置沉香粉或精油的聚寶陶瓶,新春期間在新北山區的平溪柴窯數度燒成後,就在台北市永康商圈、知名茶人沈僥宜所開設的「串門子」茶館展出,令人驚艷且驚喜不已。
細看他的陶瓶新作,無論以苗栗土燒成的橘皮肌理質感,或柴燒火痕與落灰成就的拙樸容顏,或自然流釉呈現的圓潤天青,三者都以近乎禪定的執著互補,表現方式也從原本的陽剛霸氣轉為深沉內斂的幽雅,在火紅的茶巾上散發令人難以抗拒的韻味。
國珍說陶瓶上方加上了有毛細孔的天然灰釉,可以充分聚香,而且陶土的含鐵量還原產生如玉般的翠綠色澤,卻非一般青瓷在釉藥內加氧化鐵的發色呈現,因此絕對天然、健康。尤其光滑細膩的色澤,以及溫潤柔軟的觸感,彷彿表面包覆了一層看不見的油脂。以手觸摸,儘管開片的裂紋交錯其間,仍有肌膚相觸的溫熱感度,在燈光下呈現沉穩的光澤,溫柔而綿密。用以存放珍貴的沉香或精油,可說實用又大器了。
翁國珍以「浴火重生、有容乃大」,詮釋這一段大難不死的心路歷程,身為他多年來相知相惜的好友,我特別幫他逐一拍照記錄,見證他重生後創作不懈的堅持。接過他同樣以厚釉柴燒成就的茶碗,捧在手心感覺格外溫暖;當香濃撲鼻的鐵觀音熱茶入喉,在脣齒之間留下番薯氣與蘭花香共舞的丰姿熟韻,那不僅僅是茶香,更多的是堅實友誼帶來的深深感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