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戲劇院整修後「戲台茶館」一角裝置,第一輛腳踏車是表坊「寶島一村」道具。圖/國家劇院提供
歷經八個月整修的國家戲劇院,將長廊打造成書店,並將舞台木板地等再生利用。圖/程宜華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已邁入三十年的國家戲劇院,經八個月大整修工程之後,即將於三月一日重新啟用,這次整修包括戲劇院及駐店、公共空間,及前台服務人員制服,令人耳目一新。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李惠美表示,重新改造後的駐店公共空間,從觀眾與藝術家的角度設想,滿足了各種型態的需求,而劇院元素的深度結合,富含了團隊與設計師的深切心意。新制服從傳統出發,融合現代感的設計。
戲劇院駐店「戲台咖」共分為六個空間,包含「戲台市集」、「戲台茶館」、「戲台書店」、「戲台咖啡」、「戲台酒館」、「戲台小舖」六個營業體的複合式空間。除了將劇場元素融入營業空間,舞台布景、燈光道具營造出戲劇氛圍之外,國家戲劇院使用三十年後拆卸下來的懸吊鋼索滑輪系統,成為新的裝置藝術,利用舞台地板以及舞台布幕等再生,變成餐廳及書店的桌子,轉化重生在人文薈萃的藝文空間裡,讓民眾可以隨時親身體驗,觸摸到歷史紋理。
全新的兩套兩廳院前台服務人員制服,由旅英台灣新銳設計師陳劭彥親自操刀,設計靈感源自兩廳院的建築符號和特色,使用大色塊對比,寬鬆俐落的剪裁,搭配整體大器穩重的線條。
設計給正職服務人員的制服,以粉膚色、灰藍色系為主,屏除一般最常使用的黑色,陳劭彥說,刻意不使用黑色,有別以往服務人員給人的形象色調,這次設計以讓服務人員穿得輕鬆、得體為主,又以兩廳院的空間、線條做為延伸。 國家戲劇院將於二十五日起試營運,三月一日正式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