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國內乳癌罹患年齡愈來愈低,乳房重建所扮演的角色也愈來愈重要,手術的美觀關係著患者術後的心理狀況,醫師指出,目前有多種乳房重健術,包括傳統組織擴張器重建、自體組織乳房重建、微創乳房重建等,疤痕愈來愈少,治療的時間也愈來愈縮短。
一位年僅二十四歲的女性上班族,沒有家族病史,卻在某日摸到胸前硬塊,經過檢查,確認為第一期乳癌,乳房切除、淋巴摘除後,這位尚未結婚、懷孕的小姐心理完全無法接受失去乳房的事實,透過乳房重建手術重拾信心。
整形外科醫師莊家榮指出,乳房重建方法包括傳統組織擴張器乳房重建術,傷口是原切除開刀處,皮下空間有限剝離,然後植入組織擴張袋,定期回診注入食鹽水,約三到四個月空間擴張完成,取出擴張袋植入義乳。
而微創乳房重建傷口同為原開刀處,將皮下空間廣泛剝離,植入組織擴張袋,食鹽水灌注一次完成,約等二到三個月擴張完成後,取出擴張袋,植入義乳。
另自體組織乳房重建術,傷口除原開刀處外,還需一個皮瓣移植部位切口,移植自體組織,包括腹背臀的自由皮瓣或根蒂皮瓣等,術後需住院觀察移植情形。
莊家榮說,考量術後的治療、復發問題,重建手術最好在切除追蹤一年後再進行,若是進行鹽水袋義乳重建,仍需進行約三到六個月的乳房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