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香港「文匯報」二十四日報導,中國多名科學家對近萬名中國人的DNA進行研究後辨認出一種基因變體,而出現此種變體代表患癌的風險下降,這一發現將有助於識別患癌的高風險人群。
北京多間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員,在一九九七年一月至二○○三年七月期間檢驗五千名患有癌症的病人基因,另外也檢驗四千九百七十二名沒有患癌的人的基因。結果發現,身體有CASP8基因變異,百分之二十五為無患癌的人,而癌症病人則為百分之二十。正好解釋這種基因變異對人體有利。
細胞自毀可防止細胞失控分裂及散布導致癌症,CASP8是專門負責調節人體細胞死亡的基因。然而,科學家對這種基因變異和在患癌過程中的角色認知非常少。
中國醫藥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病因及癌變研究室主任林東昕教授說,「我們辨認出CASP8基因的一種變異,與患上肺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子宮頸癌及乳癌的風險較低有關。」
林東昕表示,「當免疫系統中的白細胞攻擊惡性癌細胞時,(上述基因變異)攜帶者的白細胞死亡率可能會較低。」
他指出,免疫系統在癌症發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基因變異在免疫系統中出現,與引發癌症有關。這項發現有助分辨出患癌的高危險一族,及早預防癌症。
他進一步說,「我們辨別出的基因變異可作為基因標記,分辨出高危險人士,在集中預防及愈早發現癌症方面踏出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