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碗粿」這兩個字,顧名思義,那圓圓的模樣已是深入眾人的記憶中。據說是老祖先們把儲存較久的稻米磨成漿,放在碗裡蒸熟來吃,才發展出了現在的碗粿。圖/雲晶
聽到「碗粿」這兩個字,顧名思義,那圓圓的模樣已是深入眾人的記憶中。據說是老祖先們把儲存較久的稻米磨成漿,放在碗裡蒸熟來吃,才發展出了現在的碗粿。圖/雲晶
聽到「碗粿」這兩個字,顧名思義,那圓圓的模樣已是深入眾人的記憶中。據說是老祖先們把儲存較久的稻米磨成漿,放在碗裡蒸熟來吃,才發展出了現在的碗粿。
我自己偏愛有餡料、軟嫩的口感,有時嫌用碗蒸麻煩,也會做成一大鍋,直接切來吃,尤其是切塊煎來吃,比蘿蔔糕軟嫩的口感,更是美妙極了。
糙米煮飯有時老人不愛,小孩也不愛,乾脆打成漿做碗粿,很輕易就被接受了,不但吃到營養,還大呼好吃呢!
每次朋友問到底怎麼做?一般碗粿的配方,又是熱水又是冷水又要隔水加熱攪拌的,感覺挺複雜,但以我這款軟嫩的口感,做法簡單許多。
材料:
【碗粿】糙米飯1杯、在來米粉1杯、溫水2杯
【配料】碎蘿蔔乾、杏鮑菇、豆干、紅蘿蔔、醬油、糖、胡椒粉(份量隨個人喜歡調整)
【醬汁】醬油8大匙、糖2匙、胡椒粉、八角1個、甘草1片、太白粉2大匙、水2杯、少許胡椒粉及香油
作法:
❶先將碎蘿蔔乾炒香備用。(若買到太鹹的記得先洗過一次)
❷把杏鮑菇、豆干、紅蘿蔔切丁,以醬油、糖、胡椒粉炒入味後加入紅蘿蔔炒熟,備用。
❸糙米飯一杯、溫水一杯,用果汁機打勻;在來米粉一杯、溫水一杯調勻;全部材料混和,調成米糊備用。
❹把碗放入蒸鍋先加熱,再把米糊倒入碗中後,舖上作法❷餡料,蒸20分鐘後,再燜10分鐘即可(若用電鍋,則外鍋加一杯水)。
❺最重要的是醬汁了,醬油8大匙、糖2大匙、水2杯,八角1個,甘草1片,一起煮約五分鐘,把八角及甘草撈起,調入太白粉2大匙,拌成膏狀,再加少許胡椒粉及香油,就是醬汁。(平時若有滷食物,將滷汁直接拿來使用,更香更美味)
小叮嚀:
❶蒸好的糙米碗粿,淋上醬汁,可放上炒香的蘿蔔乾、杏鮑菇等,及少許芹菜末,當正餐或點心都很讚喔!
❷不想用碗蒸,也可以將米糊都倒入鍋子,蒸熟後切塊拌餡料及醬汁,也是一道別緻的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