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林聰明
南華大學校長
執筆人:林聰明
南華大學校長
二○一六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暖和,雖然偶爾有幾天的寒流,但是大體上大家都可以感受到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問題,已經在地球各個角落上展露它的威脅性及嚴重性。根據研究報導,全球於二○一六年的平均度為攝氏十四點八度,比前年增加了零點二度,也是連續三年全球氣溫刷新紀錄。值得注意的是在二○一六年,十二個月分當中有八個月分創下月均溫新高紀錄。
地球暖化表面上看來將有下列跡象,包括一、全球平均氣溫逐漸上升,事實上已是相當明顯;二、全球海洋變暖;三、全球海平面上升,因陸地上之冰河和冰蓋的融水注入大海;四、全球多處冰河與冰山面積縮減。事實上根據衛星觀測紀錄,南北極冰層已有嚴重消融現象;五、全球大氣水氣含量增加,因為溫暖的天氣可以保存更多的水汽,世界逐漸變暖、變濕。
根據分析顯示,暖化讓地球極端氣候頻率增多,威力更大,使得地球地面冷會變得更冷、熱變得更熱,乾會更乾,澇會更澇,甚至該冷的時候不冷,該熱的時候不熱。很多花草甚至也被氣溫欺騙了,該開花也不開花,該結果而不結果。威力更大的暴風雨、颶風、颱風、龍捲風、海嘯,瘟疫增多,水災或旱災頻繁,森林大火、強烈地震增加,糧食短缺,海平面上升,冒出大量致命毒氣如甲烷,物種滅絕等。
好萊塢災難電影《明天過後》,讓各界看到全球暖化的悲慘後果,其中一段旁白:「二○一六年是有紀錄史上最熱的一年,也是連續第三年刷新紀錄。」根據資料顯示,去年的全球均溫,證實了不少科學家的預測,二○一六年不只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還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一點三度,直逼聯合國「巴黎氣候高峰會議」設立「增溫限攝氏一點五度」之努力目標。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二○○七年對二一○○年的預測,氣溫最有可能上升範圍為攝氏一點八度至四度,海平面上升十八到五十九公分,各項災難將增強,北極冰層在夏天完全融解。
二氧化碳是人為溫室氣體,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已自工業革命前的兩百八十PPM增至二○○五年三百七十九PPM,近十年年增加率一點九PPM,比過去四十五年年增加率一點四PPM 還高。IPCC呼籲二○五○年前必需減少百分之五十到八十五之二氧化碳排放,以控制全球暖化。
目前各國相繼訂定減碳目標,例如英國,將在二○二○年前減碳百分之三十四,二○五○年前減碳百分之八十,諸多措施值得學習。除鼓勵大眾多騎腳踏車,多節約用電,多做資源回收,多種樹開發永續能源外,根據荷蘭環境評估機構估計,最有效、簡單、低成本且快速減緩地球暖化方法,就是改變飲食習慣。據《看守世界》雜誌,畜牧業在養殖、宰殺,運送過程中排放很多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氣體,每公斤牛肉碳排放衍生量約為三十六點四公斤的二氧化碳,約需種植一千一百一十棵的樹,才能平衡回來。一個葷食碳排放足跡約可抵十八至二十位有機蔬食者。只要人類全面採取有機蔬食,將可降低百分之八十抗暖化成本。肉食者改吃蔬食,每人每天可節省一點八二公斤碳排放量。
蔬食減少碳排放,亦可以舒緩情緒。民眾顧慮農藥殘留,事實上可以用小蘇打粉泡水,再將蔬果浸泡二至三分鐘即可去除。目前畜牧業為求生產力,很多注射抗生素、荷爾蒙,殘留在肉內,反而不易清除,透過口食進入人體,反而影響健康。
暖化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嚴重課題,必須全民配合才可生效,建議全民共同參與,由每周一天蔬食開始,習慣後逐步增加為每周二天蔬食、每周三天蔬食等,讓碳排放量逐步減緩,地球能夠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