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換做菇農 讓台灣菇飄香全球

 |2017.01.17
4387觀看次
字級
鹿窯菇事創辦人陳琰玨讓菇農專心生產,他則協助包裝及銷售,盼打破過去香菇秤斤論兩賣觀念。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為讓香菇如同茶葉外銷全球,鹿窯菇事創辦人陳琰玨從工程師成為菇農,並創立鹿窯菇事品牌,讓菇農專心生產,他則協助包裝及銷售,盼打破過去香菇秤斤論兩賣觀念。

民國63年出生的陳琰玨,畢業於中央大學機械系,就如同其他同學一般,他畢業後從事相關產業工程師,但民國88年一場921大地震,讓他的人生方向開始有所轉變。

「當工程師只有3個多月,我就跑去學種香菇。」陳琰玨表示,大學畢業後,剛好碰上921大地震,台灣農業整個跌到谷底,當時家中有長輩在做菇類相關機械,但國內沒有人要繼續投資,導致生意變差。

無農藥栽培 只冬天種植

由於台灣農業技術在全世界相當受歡迎,許多國外廠商都想要台灣農業機械及技術,陳琰玨在因緣際會下,89年投身學徒、學種香菇。

「當學徒是人家告訴你做什麼,你做就好,但你自己種的時候,所有氣候變化都得自己處理。」當了1年學徒的陳琰玨,到了真正自己開始種植香菇,才發現一切不是那麼簡單。

一般菇農選擇在每年春、秋兩季種植香菇,但陳琰玨一開始就遇到病蟲害的挑戰,「以往在病蟲害方面,大家可能透過消毒、殺菌等藥物控制比較簡單」,不過他希望自家農場與工作地方不要有農藥汙染,「不然自己受害最深」。

堅持完全無農藥栽培的陳琰玨坦言,曾受到很大的挫折,花了3至5年的時間,才慢慢調整只在冬天種植香菇。

只在冬天種植香菇產量變少,但卻為陳琰玨開啟另一個契機,「因為冬天香菇品質最好,要做產地或做品牌行銷,一定要有很好品質當基礎,否則種出來的東西,要賣給客人,客人不會回流。」

「我們後來發現這是台灣農業的優勢,台灣農業一定要走精緻化與深入發展,一定不適合去衝量。」陳琰玨分析,台灣土地太小,相較於國外動輒以百畝、百公頃為單位生產規模,台灣農業需要發展不同模式。

陳琰玨在民國101年成立森岳公司,並創立「鹿窯菇事」品牌,希望讓農民端可以專心生產,而後端香菇品質挑選、加工、出口、行銷,甚至是國內、國際有機認證則由專人負責。

「這個在農友端都會不願意投資,因為效益太低。」陳琰玨認為,一定是要以公司或品牌的型態進行投資,才能做更大方向的整合。

品質為基礎 外銷全世界

陳琰玨分析,只要農民善於管理,有機會將平均產量提高50%、80%,但要將價格提高50%、80%卻較為困難,「因為你賣貴,人家不一定要買,消費者是有選擇的。」

「假如銷售金額可以很高,但產量很低一樣沒有用,專業農民應該是產量很高、品質很好、銷售金額普通,就會有很好的獲利。」陳琰玨強調,應看整體獲利,而不是看價格高不高,價格太高,但沒有產量一點意義都沒有。陳琰玨以茶葉為例,「你看茶葉,每個茶農烘出來的都是不同價格。」

目前已成功打入國內各大通路、並將產品外銷至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等地,但陳琰玨不以此為滿足,他訂下近程目標,希望協助提升國內香菇價值,並開始與國外通路合作,最終目標希望讓台灣香菇與茶葉一樣外銷至全世界,讓香菇也可以成為台灣代表性食材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