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有一首五絕:「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以前,我看到第一句,直覺是首描述木芙蓉的詩,後來看到詩題〈辛夷塢〉,才知道誤會大了,他說的是辛夷花。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王維有一首五絕:「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以前,我看到第一句,直覺是首描述木芙蓉的詩,後來看到詩題〈辛夷塢〉,才知道誤會大了,他說的是辛夷花。
辛夷花植物學上的分類屬於木蘭科(Magnoliaceae)木蘭屬(Magnolia)。別名有辛矧、侯桃、房木(《神農本草經》),辛夷花、木筆花(《本草圖經》)、木筆、迎春(《本草綱目拾遺》)、玉蘭(《廣群芳譜》)、白玉蘭(河南)、木蘭(《述異記》),玉堂春(廣州)、迎春花(浙江)、望春花(江西)、應春花(湖北)、白木蓮等等,其中最常見的別稱是木蘭。
不過,在《廣群芳譜》裡,則認為木蘭花似辛夷,可見木蘭和辛夷是兩種不同的植物;現代人都把這兩種名詞混稱了。
我第一次看到辛夷花是在阿里山,幾棵矮矮的小樹,稀稀落落地開了幾朵瘦弱的花朵,除了因為不常見而有新奇感之外,倒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美麗。我記得標示牌上寫的就是木蘭。
二○一四年二月初,我和太太開車上陽明山,在一處山路的轉彎處,看見兩棵非常高大的白木蘭,花型碩大花開繁密,樹幹約有兩三層樓高,潔白的花朵,在湛藍的天空襯映之下,顯得非常美麗壯觀。朵朵白花長在樹端,花形甚似荷花,而荷花古稱芙蓉,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王維的「木末芙蓉花」是有所本的。
我當然趕緊拍照,美中不足的是,旁邊居然有幾根電線桿緊挨著,無論怎麼閃躲,都很難避免電線與花同時入鏡。
一開始,非常懊惱,可是回來檢視照片,一條一條的電線,像極了橫在天際的五線譜,白色的木蘭花,此時反成了大自然最美麗的音符。
由於辛夷花無論如何盛開,花瓣都有些包合狀,並不會張得很開,長在樹枝末端,遠看也很像一枝枝的毛筆,所以「辛夷」又有木筆花的稱謂。
歐陽炯有〈辛夷花〉一詩說:「含鋒新吐嫩紅芽,勢欲書空映早霞,應是玉皇曾擲筆,落來地上長成花。」
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記載:「殷中軍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向著空中書寫,既可發洩心中的不平之氣,又不會留下讓人羅織罪名的證據,不失為文人無可奈何的妙想。
歐陽炯這首詩裡的「勢欲書空」想必是用了《世說新語》裡的這個典故。
詩人真有想像力,這些辛夷花也真的像極了一指向天空的木筆,有作勢欲書空的勢態。
明朝李東陽也有〈木筆〉詩:「泚露和煙曉未乾,多情獨自倚欄杆,春風為報真消息,不是江郎夢裡看。」這江郎說的是江淹,是南朝辭賦大家,他的〈恨賦〉、〈別賦〉可說是南朝辭賦的頂尖之作。
《南史》曾記載:江淹被貶黜到浦城當縣令時,有一天,夢見神人授他一支五彩的神筆,自此文思泉湧,成了一代文豪,當時人稱為「夢筆生花」。木筆花,正是生花的筆。
中年以後,江淹官運亨通,富貴安逸反而使得他才思銳減,到了齊武帝永明後期,他就很少有傑出作品問世。
根據《詩品》的說法是:江淹有一天晚上,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對他說:「我有一支五色彩筆留在你處已多年,請還給我吧!」江淹從懷中取出五色筆,還給了郭璞。從此,江淹的文采便每況愈下,時人謂之「江郎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