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彥宏
寫了個短稿寄給報社,當日法師就回信:「寫得好,有唯識的味道。」我喜孜孜地跟太太分享法師的肯定。結果,從來不認真實踐佛光山「三好運動」的太太,竟然回我:「唯識?對啦!唯有你自己不認識自己啦!」我心裡想,上輩子到底是幹了什麼事,怎麼會娶了個骨子裡都是「臨濟家風」的女人?一天到晚棒喝伺候,就不能像日劇裡面的女人那樣溫柔一點嗎?
不過靜下心想想,也不無道理,我不但不識唯識,更真的是不識我自己!
大乘佛教的唯識學派,經典好多,而且一點也不「唯」,三自性、三無性、五法、六識、八識、十一識、十八界,還有那「五位」,又分出個「百法」來,真的是,讀到最後完全不相識!這時,腦袋裡面冒出來的就是《法華經.方便品》中的:「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是失」。
私忖,我會不會就像是那「罪根深重及增上慢」而不識唯識的人吧?還好,我總是死皮賴臉地賴著,希望有一天能多懂一點,不能懂,至少也能掃塵除垢,少一點罪根,少一點增上慢。不過,再仔細想想,當自比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五千位修行人時,會不會又多記上一筆「增上慢」了?
難怪我老婆曾說:「或許有一天你會頓悟的!被毒打一頓後,看會不會有機會大徹大悟?」或許老婆的本意應該是想引用《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的:「以難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譬如象馬,儱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如是剛彊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她大概是怕我聽不懂,只好講白話文了!
說真的,已經好幾次努力地想好好研讀唯識經典,但總是心猿不定、意馬四馳,常讀沒幾行,就馬上不認識了!
大師在《星雲說偈》中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佛說一切心,能生一切法,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我們的心,上可以成佛,下可以墮地獄、餓鬼、畜生。要緊的是,不要讓心在生死海裡流轉,要讓它回到自己的老家,證悟自己的真如佛性。」
那我的心呢?我的心什麼時候才能「機盡心猿定,神閒意馬行」的好好認識一直不認識的唯識呢?還是真的必須「加諸楚毒,乃至徹骨」,被好好毒打一頓才能「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