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14)

星雲大師 |2016.12.20
2625觀看次
字級
圖/人間社莊美昭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法稱菩薩著《大乘集菩薩學論》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出自《大寶積經》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法稱菩薩著《大乘集菩薩學論》
【作者】
法稱,印度婆羅門出身,西元六─七世紀之瑜伽行派論師,亦為著名之因明學者。少有才俊,早年修習婆羅門教及外道諸學,達十八年之久,後學佛法始皈佛教為優婆塞。師生於印度佛教漸衰之時,力挽教勢,特以因明著稱,影響後世甚鉅。然師之因明著作,歷來未譯為漢文,直至一九八四年始有法尊所編譯之《釋量論略解》出版。
法稱著作之《大乘集菩薩學論》由宋代法護、日稱等共譯。又稱《學處要集》,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乃修行大乘佛教者之教說金言集。漢譯本立十八品。內容係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等德目加以論述。 
──節錄自《佛光大辭典》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出自《大寶積經》
【賞析】
在《大寶積經》裡有一段偈語:「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一個人過去所造的善惡業報,不管時間多麼長,一年、百年、千萬年、一劫、百劫、千萬劫,乃至無限的時空,在業報還沒有還清以前,是不會消失的;自己過去造下的善惡業種子,因緣會遇的時候,還是要自己去承擔果報。
「業」,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佛教不共外道的特質。我們的生命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之所以不會消失,主要是由於業力的牽引。
「業」,有造作的意思,以個人來說就是「行為」,以社會來說是「行」,以大自然來說,是「運動」。業包括各種行為、作用、行動、造作、意志等身心活動。人透過身口意造下的業,可以決定人生的苦樂禍福。業既然是一種行為,這個行為無論善惡,都會產生力量,驅使我們去造作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如此輾轉相生,循環不已。所以佛教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自作自受」,而不是有一個神明或主宰者,來決定我們的禍福吉凶。
過去有考古學家挖掘到一個二千多年前的棺木,發現裡面有一顆植物的種子。他們把種子拿出來以後,移植到有泥土、空氣、水分、陽光充足的地方,幾個月後竟然抽芽、成長、開花。
人所造下的業,就像這一顆種子,不管是善業惡業,到了時機因緣成熟時,也會生長、開花、結果,因此講到業報,每個人都應該審慎以對,不應該任由自己的身口意妄言亂行。因為這些行為就如同種下的種子一般,「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怎麼能不謹慎呢?
──節錄自《星雲說偈》


發現
文/星雲大師
有人說: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真善美,而是缺少發現。
人類最偉大的發現是什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牛頓發現地心引力,考古學家發現國寶文物,例如北京人、恐龍、馬王堆、兵馬俑等。
禪師行過千山萬水,歸來後偶把梅花嗅,發現原來春在枝頭已十分。禪者經過數十年的修行,有一天開悟了,大叫:我悟了,我悟了!別人問他悟的是什麼?他回答說:我發現師姑原來是女人做的。
物理學家發現了原子、電子、分子,生物學家發現花草的變種基因;未來希望醫學家能發現一種藥物,讓黑人一吃,可以把皮膚變成黃色、白色,果能如此,世界上也就沒有種族的問題了。
有則笑話,老師問學生:「發現與發明有什麼不同?」學生說:「我爸爸發現了我媽媽,爸爸和媽媽發明了我!」
「發現」是已存在的事實,「發明」則需經過加工製造,才能有利於人。瓦特從水蒸氣而發現了動力,進而發明蒸氣機,推動了世界工業的發展,開啟了人類自動化的時代;富蘭克林發現了電,愛迪生進而發明了電燈,不但將白晝延長,而且改變了人類古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
「需要為發明之母」,因為需要,人類根據物理、生化等科技,發明了種種電器、醫療等產品。但有時神來之筆,不經意的小動作也會啟發創作的靈感,據說迴紋針就是這麼發明的。
不管有意、無意的發明,先決條件是要有益於人,但世間事往往事與願違,諾貝爾發明了甘油炸藥,本意是要造福人類,卻讓有心人拿來製造毀滅性的武器,於是他當機立斷,立下遺囑,成立「諾貝爾獎」,以獎勵對世界和平進步事業作出貢獻的人,作為彌補。
佛陀發現了「諸法因緣生」的真理,但眾生不肯相信;伽利略發現地球是動的,遭到教廷判處死刑。雖然我們沒有智慧發現真理,沒有能力發明物用,但對於別人的發現、發明,應該給予肯定,心存感恩;時常心存感恩的人,你將會發現:人生原來可以過得這麼歡喜!
──摘自《迷悟之間》第九冊 p.65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