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對於未來企業與人才的看法,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接受《未來 Family》採訪時談到,新世代生活環境優渥,但這一代可能比較不會被資本主義綁架,和新的社會發展方向是MATCH的。
施崇棠認為,上一代的資本主義太過極端,最新的經濟學已提出了修正,要把自然環境及其他共同成本放進去。未來的能源方式不會只靠石油或媒,各式再生能源會更蓬勃發展;3D列印也朝個人化的、分散的方向;新的經濟社會是協同、共享、分散的,而「九○後」的特質也是這樣,他們很樂於分享,可以協同作業,價值也更多元。
「我認為即使是讀理工的人,千萬不要只有理工的思惟,而是要全腦的去發展。我的工程師有時候比我們還重視美感,雖然他們一塊錢、兩塊錢都很計較,但若是差一塊錢會美很多,品質比較好,會寧願選貴的。他們知道要選擇價值,而不是價格。」施崇棠說,現在資訊太厲害了,大家得到知識或資訊的機會都一樣。所以,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相形之下變得重要。
日前他受邀出席在東京舉行的日經全球管理論壇,針對正在發生的第三次工業(技術)革命指出,面對不斷變化的世界,所有的軟硬體產業應如同阿米巴原蟲的彈性變型一樣,隨消費者的需求,即時、即地改變服務型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生產將使企業更具競爭優勢。
施崇棠以華碩過去十年的經驗,分享如何在全球競爭下掌握典範轉移的契機。他表示,面對現今的物聯網(IoT)運算世代,所有事物都將無所不在且無縫接軌,包含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車及智慧穿戴等,甚至為千家萬戶服務而生的機器人也出現在人類生活的周圍,而這個以雲端串流為中心的世代,機會無窮、但陷阱亦相對無窮。
但無論時間如何推移,他指出,有些古老的商業智慧是始終不變的。首要就是顧客的快樂體驗;第二,了解並深化自我的核心能力是成功之鑰;第三,遇到最艱困的問題需靠堅定的努力以促其至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