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發展】北京 力爭數位標竿城 文/記者董素玉、王君璐、郭宇靖、張驍、陽娜 |2025.07.19 語音朗讀 7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上,天工隊選手天工Ultra衝向終點。圖/新華社北京朝陽區來廣營的國家數位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圖/新華社遊人在北京789文化園區的一台智能無人售貨車前購買飲品。圖/新華社智能掃地機器人在北京通州運河商務區工作。圖/新華社 文/記者董素玉、王君璐、郭宇靖、張驍、陽娜小米工廠76秒「吐」出一輛新能源汽車,100多款「京產」AI大模型為醫院、商超、農場「裝大腦」,5G基站人均擁有量大陸最多……北京搶抓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先機,建設數位經濟城市。2024年全市數位經濟增加值突破人民幣2.2兆元。今年七月二日上午,二○二五全球數位經濟大會開幕式上,「全球數位經濟城市聯盟」正式成立。會場外,位於北京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的「北京坊」,一比一還原的C九一九模擬艙吸引大批觀眾體驗飛行操作。六千平方公尺的北京數位經濟體驗周展館內,新奇體驗應用梯次亮相,生動展現數位經濟發展新實踐。躋身數位第一梯隊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北京於二○二一年提出建設全球數位經濟標竿城市並發布實施方案,目前數位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百分之四十五。在北京,數位技術加快賦能千行百業。一百九十九種機器人創新產品在一百三十四種場景實現應用落地,推動工業製造業、商業服務、教育、醫療等領域步入智能時代;全球首個原生多模態世界模型「悟界·Emu3」、能深度思考的AI智能體「AutoGLM沉思」等AI新技術新產品湧現;抖音「扣子」、百度「秒噠」等AI開發平台賦能培育一批智能體,形成軟體服務的新業態。位於亦莊的小米汽車超級工廠,超過七百個機器人有條不紊地進行作業,二百多道關鍵工序自動化率達到百分之一百。數位技術正全鏈條、全方位對生產線賦能,重塑生產邏輯。「作為科技創新領軍城市,北京數位技術創新活力不斷釋放,為數位經濟發展提供了核心驅動力。」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杜雯翠說。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姜廣智表示,北京是中國大陸數位技術的策源地之一,也是中國信息產業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北京希望以自身的探索和實踐為中國大陸數位經濟發展樹立新的標竿,用數位技術更好地造福人民、促進城市發展。「車路雲一體化」推動新型智慧交通應用,「京辦」等數位政務服務滿足城市居民需求,「數位工廠」、「燈塔工廠」等點亮傳統產業發展之光……二○二四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研究團隊發布的北京數位經濟發展報告顯示,北京躋身全球數位經濟發展的「第一梯隊」。進入暑期,很多人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各有專長」的機票和酒店預訂軟體,卻很難精準回應旅客個性化需求。這時,只要把問題交給依託北京百度文心AI大模型開發的旅行智能體,不到一分鐘,經過學習、比價、遴選後的一整套出行方案便可呈現眼前。今年以來,生成式AI技術飛入尋常百姓家。為這些新服務、新體驗作支撐的「大模型」很多都是「京牌」、「京造」。數據顯示,北京已備案大模型一百三十二款,占大陸總量的百分之三十五,豆包、智譜等通用模型站穩全球第一梯隊。AI大模型競相湧現,是北京錨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持續破題發展數位經濟的縮影。「點數成金」背後,北京有哪些硬核「創新密碼」?點數成金背後密碼首先,新型基礎設施就像數位經濟時代的「水、電、公路」,北京提出建設「光網之都、萬兆之城」,已建成5G基站超十四萬個,商業星座建設穩步推進,在軌衛星數量超一百顆。此外,中國大陸自主研發的半侵入式腦機接口「北腦一號」已完成三例人體試驗;「天工」機器人拿下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冠軍……在AI、腦科學、具身智能等關鍵領域,北京持續發力。而圍繞「人工智能+」戰略,北京出台「軟八條」、「工十六條」支持企業發展,企業最高可獲人民幣三千萬元支持;人形機器人有望掀起新一輪產業革命,北京優先支持機器人本體研發,打造開源具身智能大腦,精心組織產業配套,率先探索標準制定。以機器人產業為例,北京實施「百種應用場景示範工程」,面向醫療、製造、建築、商貿物流、養老、應急、農業等領域重點需求,開展一批「機器人+」應用示範。圍繞人工智能融合應用、數位安全等新興領域,二○二五全球數位經濟大會舉辦四十六場專題論壇,展現北京建設全球數位經濟標竿城市工作成果。 前一篇文章 科技讓文物 讀得懂、帶得走 下一篇文章 數位服務 從痛點入手建設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6【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7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08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9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10【特搜啟示】2025.07.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數位服務 從痛點入手建設科技讓文物 讀得懂、帶得走【文創之旅】千年古建尋訪樂將善待自己寫在企業規章裡【大陸產業發展】清美豆腐也能做到極致【文創之旅】 仙居成語起源地 作者其他文章數位服務 從痛點入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