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未來究竟哪一種行業最具潛力?企業又需要何種人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日前在香港演講時說:「我們想要進步,一定要付出代價。轉型是疼痛的,沒有人可以避免。未來的三十年將會非常疼痛。」
根據財新網報導,馬雲在談及互聯網帶來的技術革命時表示,人類正在經歷第三次技術革命,正如此前的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帶來社會的巨大變革。在變革中,最大的挑戰在於制度,而非技術,因為每一次技術革命會造成大批失業,但同時又會創造大量新就業。
馬雲指出,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解放人類的體能;第二次工業革命是縮短人類活動的時間和範圍,目前處於進行式的第三次技術革命則是釋放大腦,未來的時代要用「智慧」和「數據」解決問題。
馬雲說,機器一定比人聰明,力氣大、跑得遠、記憶好、算得快,插上電永遠都可以幹活,也沒有情緒,不需要Team Building(團隊建設)。「過去的幾十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我們會把機器變成人,讓人類有智慧,讓機器有知識。」
與此同時,馬雲認為,未來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體系將不再適用,教育應讓下一代人習得智慧,知識很容易學習,但是智慧則需要經歷和體驗,「聰明是看見別人沒看見的東西,而智慧是看見了當沒看見。真正的成功者都是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社會,而不是試圖改變世界」。
馬雲在演講中也談及「一帶一路」戰略,他表示,中國大陸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一戰略是大陸擔當起世界責任的機會,也是對全世界期望的回應,並非大陸在轉移過剩的生產力。他說,中國大陸是真的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來福利,「我們為人類做事情,也會為我們帶來好處」。
至於未來看好的金融服務業,馬雲表示,目前「fintech」(金融科技)一詞很流行,他認為支付寶是「techfin」(科技金融),因為「fintech」是金融體系自身的改善,而「techfin」則是科技對整個行業的結構性改變。「傳統的零售公司在網上賣貨,與淘寶重塑了整個零售體系是完全不一樣」,馬雲說:「而我們想做的是『tech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