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路創業1 為家鄉賣水蜜桃 現代果農進化版

文與圖/李思霏、許憶慧、林文婷 |2016.11.19
1627觀看次
字級
實踐大學企管系學生自己設計網頁,以解決消費者食安問題作為創業主軸。圖為食客的線上管家(左起)饒元、劉亦珊、蕭翔、陳選。 圖/李思霏、許憶慧、林文婷
擔任福建莆田學院的就業指導老師許震群提醒兩岸大學生,創業要有清醒的頭腦和踏實肯幹的精神。 圖∕許震群提供

因為自己生活的地方就位於水蜜桃之鄉——古田,黃清文從很小的時候就想過有一天要將家鄉的水蜜桃銷往各地,於是大一時創立「綠香知」品牌,從學校與社區展開試吃活動,線上線下一起努力,經過一年打拚,培養出一批忠實客戶,還被評定為優質店家。

如果有機會造訪媽祖的故鄉福建莆田,在莆田學院附近問一個路過的同學:「你吃過最好吃的水蜜桃要到哪裡買?」他們會指著學生街的「綠香知」店面告訴你,到那裡買。

「綠香知」這個品牌是莆田學院十五級體育閩台班學生黃清文一手打造的品牌,如今在莆田總共有五家分店。從最初的網路銷售做大到實體店運營,從一開始單一水果變到如今的種類繁多。

一直秉持著優質生活理念,黃清文和他的團隊孜孜不倦的推行著以「健康未來」為主題的生態農業,「只做最優質、最健康的食品分享。」是他們的口號。因為自己生活的地方就位於水蜜桃之鄉——古田,黃清文從很小的時候就想過有一天要將家鄉的水蜜桃銷往各地,於是在大一時創立「綠香知」品牌。

「我們的食材源自全國優質果園,為保證食品安全,都會送到權威機構檢查,取得最優才會入駐網店。因此,每一箱水果我們都可以追溯到原產地,讓消費者吃得放心。為了避免運輸過程中的產品意外損壞,給顧客更好的產品,我們團隊還找專業設計師進行包裝改良,大大減少了運輸途中意外的損壞。」

挑戰動力源自信心

早在二○一一年,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就曾在騰訊的合作夥伴大會上發表演講表示,互聯網創業的黃金時代已然來臨,創業成本從來沒有這麼低過。隨著時代的革新與進步,兩岸大學生也紛紛選擇在互聯網+模式下創業,但運營模式與專長各有不同。

黃清文在創業初期,在學校申請了創業專案,由學校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政策扶持和一定的資金援助,在老師的鼓勵下讓他更有挑戰的動力。

今年六月連綿不斷的暴雨影響了水蜜桃的產品品質,顧客的回饋不甚理想,為此團隊開會到深夜解決問題。最後派出一個小組收集顧客回饋,並針對問題進行整理分析,另一小組以估價賠償的方式善後,最後一組負責公關宣傳,每個小組的人員對團隊有十足信心,組員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共度難關。

前方有路勇敢堅持

「從接單配貨到物流管理,再到回饋問題的處理、售後服務,以及團隊的管理與協作。很多事情別人傳授給你的經驗和實際操作總是有出入,只有自己不斷實踐、累積經驗和系統學習。學會與別人打交道,學會推銷自己。每個人的成功都不可複製,要走出自己的風格不能一味模仿別人。」黃清文說。

綠香知從學校與社區展開試吃活動,線上線下一起努力,打響品牌知名度,經過一年打拚,也就是二○一六年七月,綠香知的單月營業額已達人民幣三十三萬元,在市場上有一定的認可度,培養了一批忠實客戶,他們被阿里巴巴集團評定為優質店家,獲頒金匾。

經過創業的歷程,他們深刻體悟,在創業這條路上,只要「活著」,那麼下個成功的就是你,只要前路還有希望,那就勇敢的堅持走下去。

大學生網路創業2

當食客的線上管家

今年夏天,對於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系的三位大四學生來說,是個關鍵且重要的時期。一個模擬料理客的網站,在這三位熱血的大學生男孩腦海中形成、行動中進行著。

主創人之一的饒元說:「我們試著做出模擬料理客的網站,可是對從未學過烹飪知識的我們來說,其實是相當困難的,但時間與精神的壓迫,我們還是生出了一個相當漂亮的頁面出來,在這過程中讓我很是難忘。」

他們的創作理念完全來自於生活的小細節,在食品安全風暴時有發生的年代中,黑心商家為了賺取更多利潤,會選擇次等食材來製作食品,在外面吃飯變得不安心。為了吃得更健康,更多人選擇在家做飯,但由於不懂得如何做健康的膳食搭配,料理顯得非常棘手。

三個學生這個不成熟的想法正好在畢業前夕實現,團隊做了屬於自己的網頁,模擬網上生鮮購買、菜品的研發與食品管理系共同研發菜品的營養搭配。還與中原食品公司合作(這家公司成立於一九八七年,通過餐飲HACCP稽查合格與ISO22000國際認證),打算購買他們公司的食材,透過網路訂單的方式販售。

為了確保產品品質安全,他們派專人監督,還做了市場調查,了解現在的市場需求,並且將產品進入市場的生命周期以一年切分四等分規畫,分為「新創期」、「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

就讀企管系的他們,學習到了關於商業分析的各種知識,而這份企畫書的形成就是要把四年所學融會貫通,再者,創新創業企畫書對於商業分析固然重要,但商業模式的創新才是核心重點,這階段是相當辛苦的,也是收穫較大的。從中,他們學著觀察現今社會的趨勢、找出問題,最後想出創新策略,「經過每一階段的思考,讓我們在這短短兩個月統整了大學四年所學。」饒元告訴記者,在台灣,網路上的交易平台相較於大陸還比較少,他們希望這樣的創意理念能讓互聯網+更貼近台灣。

從沒有經驗到一步一步摸索,從沒有信心到壯志滿滿、初有所成,饒元等三個年輕人走得很慢卻很扎實。在與饒元的對話裡,他語氣中充滿著信心。正如那句話所說「生命不息,奮鬥不止」。這條創客的路,團隊固然走得艱難,但在互相鼓勵扶持下,總會見到彩虹。

大學生網路創業3

賺取利益要合理、合適

近年來,大學生緊跟時代步伐參與互聯網+創業潮流,兩岸學生各有自己創業的方法與理念。擔任福建莆田學院的就業指導老師許震群表示,互聯網+是當前社會熱門之一,資訊化發展迅猛,大學生創業結合互聯網似乎是大勢所趨,「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融合於創業之中,有利於提升創新力和生產力,提供更便捷、全面的服務或產品,形成更廣泛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從輔導的學生之中,許震群也發現兩岸大學生的三大差異︰一是創業者本身能力上的差異,並不存在兩岸大學生聰明不聰明的區別,但不得不承認,大陸學生在創意創新能力上的培養略滯後,這涉及到教育方式的不同。

二是資金,好的創意資源要商業化充分開發利用,必然需要資金的投入,兩岸在大學生互聯網創業上,陸生有政府和學校的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持,且對網路創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認可度非常高,可達到百分九十多的支持比例。而台灣學生只是老師安排課題,學生自主進行創業。

三是兩岸大學生互聯網創業上,存在著一定的時間差。大陸在這方面的重視和研究可能更早、更全面,發展到現在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體系,例如淘寶、京東等網路電子商務已進入千家萬戶,加上陸生有校方的支持,可以說陸生在互聯網+商務上存在一定的優勢。「然而,台灣學生發展前景也不可小覷,因為互聯網+商務這一模式在台灣呈現不飽和的狀態,擁有著相當一部分受眾,台灣學生是自己做網頁開店售賣東西,他們擁有較強的綜合能力,且富有獨特的創意,能夠吸引顧客的眼球,這個在創業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在眾多電商之中脫穎而出。」許震群說。

頭腦清醒 踏實肯幹

在採訪實踐大學企管系饒元、陳選創業團隊時,他們說:「因為老師規定的課題,且觀察到社會的食品安全隱患而成立了線上食材的售賣的團隊,團隊三個人自己做網頁,以及自己學著觀察現今社會的市場趨勢,在未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通過三個人的合作,做出了一個自己滿意,老師認同的線上食材售賣網頁。」

至於莆田學院黃清文的創業團隊則表示:創業初期,團隊缺資金,但校方啟動創業團隊專案,由於這第一筆的流動資金,讓團隊得以在阿里巴巴註冊線上售賣水果,隨著團隊的不斷改進,團隊從單一到多元水果種類,從線上到實體售賣,也取得好成績。

對此,許震群表示:「大學生參與到互聯網+商務,對大學生知識能力是很好的考驗方式,也是個人成長的重要機遇。相對於社會而言,更多的互聯網+商業,帶來的是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競爭,而有競爭就有進步,不管是經濟上的還是技術上的,更重要的是帶動一股社會潮流,將社會發展引向更資訊化、快速化、便捷化,甚至在對互聯網的利用中還能促進更多社會問題的探討和解決。」

最後,她也提醒兩岸大學生創業要有清醒的頭腦和踏實肯幹的精神。尤其是在欲望面前需要保持清醒,合理合適獲得利益,同時不忘初心,才能將財富和成功把握到最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