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 周俊吉堅持信任 深耕大陸開花結果

整理報導/杜晴惠 |2016.11.13
3264觀看次
字級
周俊吉和小朋友一同從地球尋找花蓮的位置。 圖/信義房屋提供

整理報導/杜晴惠 圖/資料照片

自一九九三年跨足中國市場,信義房屋今年終於傳出好消息,首次投入大陸房市開發、百分百轉投資的信義置業所投資興建的「信義嘉庭」,五月公布了第一期成績,總銷達到人民幣十三億元,銷售率超過八成;九月再次傳來喜訊,公布第一期僅剩三十八套房屋,總銷增加至人民幣十四億元,折合新台幣約六十六點九億元,且已開始準備第二期的銷售工作。

隨著大上海地區房市熱度上升,過去每年認列大陸轉投資虧損約一億至二點六億元左右的信義房屋,今年終於慢慢遠離陰霾,不僅這個百億大案「信義嘉庭」銷售亮眼,直營體系也從一百一十家擴展至一百九十五家,大幅增加七十六個點,據了解,目前信義蘇州房仲事業已有獲利,上海則因需分攤上海總部管銷費用仍為虧損,但無論如何,進入大陸市場二十多年,總算開花結果。

訓練新人教育入手

長達二十多年的努力,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周俊吉曾接受媒體採訪,談到進入大陸所面臨的困境。他表示,由於房仲業是屬地色彩很強的產業,外資企業要打入當地市場並不容易,更多是在制度、文化、人才上的差異,「例如我們在台灣推動『不動產說明書』現在已經成為國家的標準,但是大陸屋主不願意公開物件所有詳細資料。」

不僅是客戶,員工的觀念也與台灣有很大差異,周俊吉說只能從教育訓練入手,不斷灌輸員工「該做的事,說到做到」的價值觀。經過二十多年的耕耘,如今他所堅持的觀念已逐漸被當地民眾接受。例如二○○五年成立「信義蘇州」,任用上海人為總經理,隔年「信義蘇州」就獲頒蘇州市「房地產經紀行銷代理企業綜合實力十強」第一名。

見證大陸的快速成長,周俊吉認為,土地權屬和人民的勤奮是造就大陸榮景的關鍵因素。由於土地屬於國有制,外資進入投資的經濟阻力較小,政策執行效率強(例如拆遷或興建廠房較為容易),再者,人民對於增加自身財富的動力很強,才造就了經濟成長的動能。

過去信義房屋在大陸市場原本專注在房仲事業,如今開始投入發展建設事業,看好地鐵共構市場,初期先從上海開始,再擴及南京、杭州、蘇州等城市,讓集團不動產事業上、中、下游整合、服務更完整。「累積過去台灣所擁有的優質經驗,在地鐵共構開發案導入『社區一家』概念,讓建設開發事業不只是買地、蓋房子,更要融入社區營造,維護住戶的生活環境、品質,才是企業責任、企業倫理的所在。」周俊吉說。

經營信任始終如一

二十八歲成立「信義代書事務所」,一九八七年更名為「信義房屋」,目前信義房屋在台灣擁有四百三十四個直營店,是房仲業唯一的上市公司。眾所周知,周俊吉在房仲業界始終堅持不挖角、自行培養幹部,也致力於產業的健全發展。

他是少數很願意「信任」新人、給新人機會的企業主,即使他最愛的登山,他也喜歡帶著沒經驗的登山客攻頂。一般人會說︰「帶新人爬山,那多累啊!」但周俊吉卻認為,就是要把體力差或是沒經驗的人,帶在隊伍前頭,才不會讓新人有追趕隊伍的壓力,因為一旦落後了,想要跟上隊伍也就更困難了。

今年「國家卓越建設獎」將「年度建築人物獎」頒發給他,肯定周俊吉過去身體力行「信任」的觀念,這是該獎項舉辦九屆以來,第一次由非建築本業人士拿下。周俊吉上台領獎致詞感謝主辦單位,能將建築的意涵從硬體延伸到軟體,從建築「物」擴及到建築「人」。他說,信義創業三十五年,一直努力建築「信任」,因為一個信任度低的社會是不安定、不和諧、不幸福的。

周俊吉也提到,他最常被問到的事情是,「你的企業經營策略是什麼?」他一貫的回答都是「我沒有策略,我經營的是信任」。這一點真實不假,只要查閱過往十多年的訪談資料,會發現他對於自己的理念真的是堅持到底。

東西方思想不謀而合 永續才是未來的大趨勢

如果一家企業堅持談「仁、義、禮、智、信」,在現今社交軟體拉近距離、人際關係未見密切的社會,年輕人會不會嫌棄過於老套?但對於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周俊吉來說,他真心認為「倫理」與「責任」對於企業領導和經營非常重要。

倫理的本質就是五常「仁、義、禮、智、信」,周俊吉說,「仁是愛人,愛你的同仁、愛你的客人、愛你的股東;義是該做的事,做每件事都要有其合理性和正當性;禮是程序,也是企業內部標準守則(SOP);智就是明辨是非;信就是講信用、說到做到。」

將西方所談的經營理念,以東方智慧來解釋,並無衝突之處。他認為,企業重視倫理就會做到「先義後利」,不重視倫理只講求「先利後義」,發生問題對世界造成的影響有時會超乎想像。如果企業領導者把五常「仁、義、禮、智、信」做好、做到位,公平的對待各個利害關係人,具誠信、講信用、做對的事。除可提升競爭力,亦可使社會減少許多紛爭,長期將會提升國家品牌。

敬天愛人互助互利

日前他出席第十四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以「服務大未來:東西合一的永續趨勢」為題發表演講。他以三個案例說明未來的趨勢。第一個是前段時間風靡全球的「快時尚」,他說,不管是西班牙、瑞典或日本崛起的快時尚品牌創辦者,都是該國的首富。但快時尚雖符合全球化、網路化的消費趨勢,卻容易產生三個副作用,包括過度消費、剝削勞工、傷害環境,周俊吉提醒,「看起來很賺錢,顯然無法永續發展。」

再者,他提到英國倫敦計畫蓋一棟三百公尺高的木製摩天大樓,周俊吉說,「目前還不太能想像,但在其他國家已經有超過十層的木造大樓在使用。」據了解,劍橋大學曾指出,這棟大樓所需的木頭並非砍伐原生森林,而是種植而來,因木頭比水泥鋼筋更輕盈,將大幅降低運輸成本,也做得比鋼構更防火,能讓居住的人身心更安頓。

周俊吉說,信義房屋自二○○四年就在台灣推出「社區一家」的行動,讓民眾跨出家門,關心家居之餘,也擴及街道、社區,十幾年來幫助過一千多個社區,讓社區居民的感情更為凝聚。從事開發時,信義房屋不只興建擁有配套公用設施的「小區開發」,而是讓成員之間擁有文化維繫力和歸屬感。

周俊吉說,永續才是未來的大趨勢。從一九九二年地球高峰會到明年巴黎協定正式生效,都可看出全世界對永續的關注程度持續增高,聯合國也提出「以不減損後代福祉的方式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宣言,然而,這樣的想法與孟子的「仁民愛物」相呼應。他強調,身為服務業者,以敬天愛人惜物的心態,形塑生活方式,才能建構互助互利的幸福社會。

小檔案

周俊吉,1953年生,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

文化大學法律系、政治大學企家班畢業。因為連續被2家房仲公司逼著欺騙客戶,激起創業念頭。1981年,在太太周王美文的支持下,成立只有2個人的迷你公司「信義代書事務所」,第1年總共只賣出25間房子。1987年更名為「信義房屋」,目前在台擁有434個直營店,是房仲業唯一上市公司。

信義房屋自1993年跨足中國大陸市場,以北京、上海、蘇州、杭州為主要根據地,近年開始將觸角延伸至青島、成都,由沿海一線城市往二線經濟城市推移,並宣布前進建設事業,初期以地鐵共構開發為目標。

信義房屋曾連續5屆獲《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獎」、連3屆獲得《天下》雜誌「天下企業公民」中堅企業第1名,並兩次獲得行政院頒發「國家品質獎」。周俊吉個人則榮獲《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2016台灣執行長50強〉,以及「國家卓越建設獎」的「年度建築人物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