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 機器人將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 文/記者袁震宇、商意盈、朱涵 |2025.07.13 語音朗讀 1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人形機器人的操作能力日漸成熟。圖/新華社人形機器人透過跳舞、格鬥等表演性活動展示技術能力。圖/新華社圖/新華社 文/記者袁震宇、商意盈、朱涵被譽為「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創辦於2016年,是世界知名的民用機器人公司,也是全球首家公開零售高性能四足機器人的公司,機器人的銷量全球領先。「未來一到兩年,機器人將具備整理房間、端送物品等簡單、泛化的商用和家用能力。」中國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日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這家公司近年來正持續提升機器人的操作能力,讓機器人能為人類「幹活」。「最近一年,我們升級了機器人手臂的操作能力,比如裝配零部件、開門等,都是為了讓機器人幫助人類從繁重勞動中解脫出來。」王興興說。被譽為「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創辦於二○一六年,是世界知名的民用機器人公司,也是全球首家公開零售高性能四足機器人的公司,機器人的銷量全球領先。機器人學會了功夫今年一月,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身著小紅襖、手持紅手帕扭秧歌登上春晚舞台,迅速火爆出圈。五月,全球首個以人形機器人為參賽主體的格鬥競技賽事在杭州開賽,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在擂台上的格鬥比拚呈現多個「名場面」。人形機器人通過跳舞、格鬥等表演性活動展示技術能力的同時,也引發人們對技術實用性、商業化路徑及行業泡沫的討論。對此,王興興認為,在人形機器人進入生產生活的「終極目標」實現之前,通過表演能夠展示機器人的真實發展情況,也能產生部分商業價值。「機器人格鬥賽使用了我們最新一代的控制技術,機器人能夠完成出拳、回旋踢等複雜組合動作,動作銜接流暢,穩定性較好。」王興興說,未來機器人格鬥賽也有望成為像足球和籃球這樣風靡全球的體育賽事。宇樹科技於二○二三年啟動人形機器人項目,得益於在四足機器人領域長期的技術沉澱,只用了半年時間便推出首款雙足機器人。基於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宇樹科技於二○二四年推出的人形機器人已具備超越常人的靈活性,可以完成高難度動態動作。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通過數據捕捉、強化學習等AI技術,「學會」了功夫、側空翻、鯉魚打挺……引發廣泛關注。根據摩根士丹利日前發表的研究報告《人形機器人一○○:繪製人形機器人價值鏈圖譜》預測,到二○五○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人民幣六兆元,人形機器人總量將達五千九百萬台。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二○二四年十二月底,中國共有四十五萬一千七百家智能機器人產業企業,註冊資本共計人民幣六萬四千四百四十五點五七億元,企業數量較二○二○年底增長百分二百零六點七三,較二○二三年底增長百分之十九點三九,呈穩健上揚態勢。思考法律是否完善今年三月,中國已有人形機器人進入5G智慧工廠開展多台、多場景、多任務的協同實訓。人形機器人什麼時候才能從舞台真正走進車間,甚至客廳?「目前看,機器人的大規模、批量化使用,還有待軟硬體層面的進一步突破。」王興興說,如果將硬件和AI比作機器人的身體與大腦,硬體上人形機器人需要在追求輕巧化的同時實現低成本和性能可靠,更大的挑戰則在於AI大模型。「距離人形機器人進入生產空間、家庭生活的『ChatGPT』時刻到來,還需要一點時間。」王興興說,海內外機器人廠家和科研機構都在通過不同路徑探索,目前正處於突破的「前夜」。在王興興看來,人形機器人會在工業及商用領域率先打開局面。他表示,AI和通用機器人技術的誕生,將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也會改變甚至重構生產關係和人機倫理,需要提前思考法律法規體系完善、人機協作安全保障、勞動力技能重塑等問題。 前一篇文章 【科學家】黃志偉 安靜探索生命奧祕 下一篇文章 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 熱門新聞 01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2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3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4【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5南屏別院三皈五戒 體現信仰傳承2025.07.0706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7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2025.07.0708【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9屏東.車城 山海交織溫泉鄉 歷史文化情悠揚2025.07.0710【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科學家】黃志偉 安靜探索生命奧祕【麋鹿自然保護區安保處負責人】薛丹丹 溼地邊的麋鹿守護者茶藝師 張樂 用茶香「圈粉」巴黎黃葉早茶製作技藝傳承人 鄭學松 非遺茶香代代傳重慶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劉洋 跨界追光 科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