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與閒

文/星雲大師 |2016.11.04
1975觀看次
字級

你的生活是忙呢?是閒呢?

忙與閒是兩種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喜歡忙,愈忙愈奮發,愈忙愈有精神;把忙看成是動力、是營養,認為安閒是偷懶、是懈怠、是無所事事,與死亡無異。

但也有人認為閒是放下、是清淨、是自在、是修養;認為忙是對世間的愛好、是執著,是做工作的奴隸。

也有的人忙中有閒,例如勞工要求周休二日,或者力爭每日上班八小時;甚至有的人在忙碌工作中,他希望喝茶看報,他想辦法藉機出差,總希望忙中偷閒。也有的人閒得發慌,閒得不自在,因此自己出錢出力去拜託別人給他一份工作,無非是希望用忙碌來打發時間。

忙是法喜、忙是發心、忙是進步、忙是安住。從「忙」當中,我們可以體會生命的價值和工作的意義;忙也讓我們獲得許多知識,認識很多朋友,結下許多善緣。

然而「忙」也有不同的層次,有的人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而忙,有的人為社會的富樂而忙;有的人忙著替人排難解紛,有的人忙著扶弱濟貧。

我們看到飛機場、火車站裡,每天人來人往,他們必定是忙人。只不過有的為名,有的為利,有的為情,有的為愛;當然,也有的人像孔子周遊列國、像佛陀到處行腳。他們傳播和平的福音,穿梭於人群之間;也有人宣揚真理,雲水在世界各地,每天為己忙,也為人忙,更為世忙。

有的人以忙為樂,以忙為喜,恨不得一天能再增加二十四小時,以供自己忙碌;有的人閒得無以維持生活,只想別人來救濟,只想希圖別人的賞賜,寧可伸手向人企求,也不肯自己去勞動。

忙固然苦,閒何嘗不苦?與其閒著無事苦,不若忙碌較有意義。忙,是身心最滋養的補品;忙,更為今生和來世播下善美的種子。人的生命有限,因此吾人要儘量使自己忙起來;因為忙,才會進步,才能成就。

其實,說忙說閒,不過是事相上的對待,若能理事圓融,則雖忙猶閒。最好能夠在忙碌的時候有空閒的心情,在空閒的時候要有忙碌的感受;能夠「心閒人不閒,人忙心不忙」,才是最好的生活態度。

──摘自《迷悟之間》第四冊 p.232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