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中嶽山

唐.玄奘大師 |2016.11.04
568觀看次
字級

題中嶽山

孤峰絕頂萬餘嶒,

策杖攀蘿漸漸登;

行到月邊天上寺,

白雲相伴兩三僧。

──唐.玄奘大師

作者

玄奘(602~664),洛州緱氏(河南洛陽偃師)人。當時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為探求佛法原貌,於貞觀元年,自中國西行五萬里,歷盡艱辛到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經。前後歷時十七年,遍學大小乘學說,帶回佛舍利、佛像及六百餘卷梵文經論原典,返國後長期從事譯經及講學工作。重要譯著有《大般若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與鳩摩羅什、真諦、不空並列為中國四大譯經師。其著作《大唐西域記》記述遊歷印度、西域之見聞,提供大量印度史料,也是研究中國佛教史的重要文獻。

賞析

玄奘大師二十七歲時,孤身西行印度取經,歸國後受到唐太宗及文武百官的熱烈迎接,但他並沒有從此停下腳步,而是繼續投入忙碌而繁重的經典翻譯和講學工作,一直到人生最後。這首詩表達了玄奘大師在人生後期,放下沉重,一切歸於平靜的心境。

策杖攀蘿,只為在孤峰絕境處,尋訪心靈的歸處。行到縹緲頂峰的寺院,明月已上天邊,唯有幾位僧人在白雲中往來,顯得格外地悠然自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