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吸收更多人來廣場學習舞蹈,賺得到小規模商業。圖/石詠琦
文與圖/石詠琦
不畏酷暑嚴寒,每天清晨和黃昏總有數百人在公園佔據一小塊地盤,有的跳民族舞、有的跳的是社交舞、另有的則可能是練太極舞,各有各的老師教學。
廣場舞有個很炫的英文名字,叫做 Chinese Fitness Dancing,顧名思義,是為了練身材而來的。早期廣場舞都是一些大媽、大嬸一起玩樂,現在可就大不相同了,一曲著名的《小蘋果》問世之後,從幼稚園的小孩到八、九十歲的老大爺們,也都自動自發的學起來, 跳起來。
任何人點擊《小蘋果》廣場舞視頻教學網站,會有至少五、六百種可以選擇的舞步,加上《最炫民族風》這隻曲子的另外五、六百種舞步,只要學會這兩隻雖然看來俗不可耐的舞蹈,就可以足夠跳上一年,更別說還有其他各種相類似的舞蹈歌曲可供教學,一個人只要走進廣場的任何一個角落,一個晚上至少學會五、六隻簡單的舞蹈,非常有成就感。
即使是中國著名的舞蹈家楊麗萍也會編廣場舞給大家跳,東方舞神陳愛蓮則以七十五歲高齡照樣率領徒兒加入廣場舞行列,絲毫不避諱自己已經是舞蹈界頂尖的大師。原因何在?第一,能吸收更多人來學習舞蹈,第二,只要有人來學就有廣場舞經濟,教學可以收費,表演需要服裝,還有,可以發展廣場舞音樂歌手和視頻發布,這是一種看不見,但可以賺得到的小規模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