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敬富傾聽業主心聲。圖/時尚居家
實現理想沒有任何捷徑,唯有:「從做中體會、從錯中學習。」顧問諮詢洪敬富說,只有願意多做、放低身段,從基本功夫學起,不要只有選擇簡單的事情做,吃什麼苦就得到什麼甜頭。過去多少的是非,今日起就是全新的腦袋,一起將室內設計發揚光大,再創巔峰。
Q1﹕目前台灣的室內設計公司競爭激烈,你看到哪些問題是這個產業要重視的?
第一個就是「員工的管理能力」。身為公司的總監既要跟客戶談案子,又要畫圖、監工等許多繁雜事務,怎會有時間跟員工溝通呢?
常會聽到「員工流失率高」的問題,現在的員工都太像草莓族,禁不起加班、客訴處理的考驗,學了一兩年就出去開一間設計公司,翅膀沒硬就想飛的錯誤抉擇。其實,「薪水」只是基本門檻,最重要的是能不能獲得「成就感」及「未來願景」。
第二個要提的就是「品牌建造的能力」,許多設計公司雖然業績不錯,但最後走向關閉的命運,為什麼?並不是公司體質不好,而是業主只認人不認公司,導致總監忙得要命,員工只能一直當助理。
做品牌,絕不是要每年增加行銷費用的支出,正確來說是會呈現遞減狀態;此外,在個性化消費的年代,大品牌並不是唯一的選項,而是看所買到產品是否獨一無二,滿足個人的小確幸。
Q2﹕室內設計制度設立這件事情,它代表著什麼涵義?
室內設計公司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內部流程產生,團隊所執行的方向才不會有大幅落差。SOP很重要,完整一套大概將近要寫八個月的時間,從骨架設立到各節細部內容,皆需要多次溝通才能完成。
另外,也需「合作說明書」,第一次見面時,期望與對方表明若未來有要讓公司執行案件,請盡量配合內部相關做法。
Q3﹕各方院校即將產出新一代的設計師,對他們的未來從業有何建議?
許多學生畢業後等於「創業」或「失業」,反而是就業人數逐漸減少。要就業,設計公司認為剛畢業須從零開始,給的薪水大不如前;要創業,學生剛畢業哪有人脈,只能從親戚朋友的客源來維持公司營運,這點是台灣目前的困境。
一個初階室內設計師,一定要學習「負責」與「持續」,有沒有能力倒是其次,能力是由經驗中累積出來的。遇到「比價比圖」的問題並不必畏懼,先去傾聽業主要的是什麼,而不要急著去說明自己的經歷、作品,讓業主對您已經失去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