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觀察 數字化 新型態文化盛宴 |2016.10.01 語音朗讀 9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透過「數字敦煌」資源庫平台,人們不必到石窟就可欣賞壁畫。圖/中新社 將2D圖像與3D模型相結合,不能移動的文物也走出敦煌。圖/中新社 複製洞窟和塑像3D列印展示、動漫展區……透過不同方式展示敦煌石窟的藝術魅力。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用語「數字」,指的是台灣民眾熟知的「數位」,「數字娛樂」泛指動漫、卡通、網路遊戲等以數位技術為主體的娛樂產品。日前中國(昆山)數字娛樂節在昆山花橋國際博覽中心熱鬧展開,吸引全球十多個國家、地區逾百家業者參與。 今年活動由GMGC(全球移動遊戲聯盟)和花橋開發區主辦,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建芬表示,近年來以移動遊戲為代表的泛娛樂產業發展迅速;以二○一五年來說,移動遊戲市場收入達人民幣五百六十二點二億元(約新台幣二千八百一十億元),同比增加百分之一百零三點七,產業發展潛力可期。而以「遊戲創客」為代表的產業,目前在昆山發展快速,三十多家業者組成了產業群聚。 GMGC創辦人兼祕書長宋煒表示,過去遊戲界的活動,大多都是面向業者的大型峰會,雖然吸引業界頂級「大咖」出席,但除了格局跟級別高之外,仍有不足之處。今年這場結合電玩遊戲、音樂、動漫嘉年華和虛擬實境(VR)等元素的數字娛樂節,除了希望能引領遊戲產業的發展,也想讓民眾感受到全球新技術的突破。 宋煒表示,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父黃偉明、世界徒步紀錄保持者雷殿生、小馬奔騰CEO馬奔東、三六○遊戲總裁許怡然、愛奇藝聯席總裁徐偉峰等嘉賓都會亮相助陣,南韓也會派國家展團參展。 由於今年被稱為「VR元年」,各類新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進大陸市場。因此,在昆山數字娛樂節上,除了電玩遊戲外,包含搖滾樂、民謠、崑曲和各種動漫活動也同步在數字娛樂節登場,希望成為昆山新型態的文化盛宴。 以數位化保存藝術 事實上,所謂新型態的文化盛宴,若僅限於電玩遊戲,無法稱之為文化盛宴,數位化的技術若運用在文物保存上,顯得更有價值。 根據陸媒報導,備受外界關注的「數字敦煌」,亦即敦煌石窟數位化已有具體成效,一大批敦煌石窟藝術精品利用高科技「走出敦煌」,透過「數字展」、「網路體驗」、「手機App」等途徑在海內外多個城市「動起來」。 據了解,敦煌研究院目前已完成洞窟攝影採集一百一十九個、圖像處理五十七個、彩塑三維重建十七身、虛擬漫遊一百零一個,以及四萬一千多張底片數位化和一百一十三個洞窟3D掃描等。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表示,隨著風蝕、沙化、二氧化碳和溼氣等對莫高窟的腐蝕,敦煌石窟內的佛像、壁畫會漸漸「老去」,直至「消亡」。「數字敦煌」就是利用數位科技,達到永久保存文物的目的,即使將來不幸遭遇到地震等不可控制的因素,導致洞窟內的壁畫彩塑被毀壞,數位化之後能將文物永遠保存下去。 今年五月,「數字敦煌」資源庫上線,一名大陸網友說:「期待了很久,今天第一次點進網站,背景音樂響起的瞬間,熱淚盈眶,希望『數字敦煌』愈來愈好。」目前上線了三十個經典石窟,跨越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十個朝代。 透過「數字敦煌」資源庫平台,用戶可高速瀏覽超大分辨率的圖像,進行圖像、視訊、音頻、3D數據和文獻數據的智能關聯、基於敦煌學詞彙的檢索,實現大數據分析與數據價值挖掘,也可在電腦上進行七百二十度度全景漫遊。根據敦煌研究院的用戶瀏覽及點擊率分析,「數字敦煌」資源庫上線十個小時後,頁面訪問量已超過六萬人次,平均每人瀏覽四點七六個洞窟數據。用戶來自於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德國、荷蘭、加拿大等。 遊客不減保護第一 在昆山的數字娛樂節之前,第一屆的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也熱鬧舉行了兩天。敦煌研究院承辦「敦煌文化的當代價值」分論壇,來自法、日、英等地的「敦煌學」研究者共聚一堂談敦煌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英國國家圖書館、英國牛津大學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王旭東說,敦煌文博會是個國際文化交流和對話的平台,除了與以上三家機構簽約,敦煌研究院近日還新增了來自美、法、英、南韓的國際學術機構和大學等合作夥伴。 王旭東同時表示,過去敦煌石窟的工作重點在於保護、遊客管理、遺址管理和擴大絲綢之路沿線古遺址保護人才的培養,減少旅遊業帶給文物保護的潛在危險。「遊客會愈來愈多,保護還是第一。」對於敦煌石窟的文物保存,數位化科技顯得更具有意義。王旭東也說:「文化遺產的保護,不是要把它藏在硬盤或是陳列館裡,而是要透過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與全球民眾共享,讓更多人了解。」 前一篇文章 故事版權最關鍵 網路文學最大宗 下一篇文章 數位金融現象1 中高齡擔心錢財不安全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7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8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09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10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朝向綠色低碳轉型【文創之旅】尋古訪今遊邯鄲太極之城 健體養心 去除浮躁【文創之旅】廣府古城 水築千年韻 太極一城春數位服務 從痛點入手建設【大陸產業發展】北京 力爭數位標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