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滿年金改革過程不受尊重,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發起九月三日大遊行,號召軍公教人員到凱達格蘭大道,他們要求「反汙名,要尊嚴」。
與此同時,台灣教師聯盟、台灣社等社團亦召開記者會支持年金改革;並呼籲教師挺身而出支持年金改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關心下一代的未來。
為避免財政黑洞愈來愈大,新政府上任以來,將年金改革列為優先目標。自六月迄今連續召開十次會議,每次會議全程直播,民眾可以上網觀看,或者自行觀看錄影實況,公開透明,相關會議記錄全都上網公告。這樣的公開討論方式,是過去所沒有的,讓軍、公、教、勞等各界代表的意見可以充分表達,受到監督,也必須學習尊重他人的意見。
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主要訴求是「反汙名、要尊嚴」,有人質疑,這樣的訴求內涵不清楚,除了反對之外,並未提出具體建言。針對九三大遊行,前副總統吳敦義日昨表示,年金改革一定要快點做,否則將成國家社會的未爆彈。
由於現行費率偏低,部分職業別所得替代率偏高,導致年金入不敷出,年金改革勢在必行。以軍職人員退撫基金為例,自二○一一年起已入不敷出,預估二○二○年破產;公務人員退撫基金於二○一五年入不敷出,預估二○三一年破產;教育人員退撫基金於二○一四年入不敷出,預估二○三○年破產;勞保與勞工退休金於二○一八年將入不敷出,預估二○二七年破產。
由於改革工程浩大,牽涉各行各業,過去從陳水扁到馬英九執政時期,都曾對外宣示要進行年金改革,最後都因既得利益者反彈,最後無疾而終。
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劍及履及推動年金改革,同樣激起既得利益者反彈,所得替代率高達八成以上,有些甚至達百分之百的族群要走上街頭,反汙名,要尊嚴。新政府必須反思,如何讓這些既得利益者能夠認同國家社會的大目標,為了下一代的未來,進而願意接受這項改革。
從過去十六年來的改革失敗經驗來看,要說服既得利益者接受新改革的方案,例如減少年金給付,或延後請領年齡,實務上是高難度的任務,這也是過去改革失敗的主要原因。
新政府上任之後,周周召開年金改革會議,儘管全程公開透明,比起過去已有很大進步,但部分族群的情緒反彈還是很大,顯示改革的過程必須更細膩,關照權利義務受衝擊者的心理,必須具備同理心。讓這些族群能夠在大我與小我之間取得平衡,願意配合改革,否則改革工程將功虧一簣。
年金改革的迫切性,重要性無庸置疑,為了下一代的未來,許多所得替代率高達百分之百的公教人員相當支持改革,期盼九三走上街頭抗議的軍公教人員能夠冷靜反思,提出建設性訴求,讓年金改革朝向更合理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