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隆芳近年開始畫佛像,展現東方人軟性的畫風。圖/記者郭士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四樓展廳參觀「江隆芳油畫陶瓷展」,驚見台灣當代藝術家六十餘件的創作風采,包括油畫、陶藝及新增佛像系列,江隆芳表示,佛像系列是他近兩年的作品,他畫了二十四張原畫,此次展出九張作品,呈現江隆芳從傳統藝術學院式教育,走向非傳統藝術創作之畫風流變;展覽至九月十八日。
本身是以油畫為主題的江隆芳,早期受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專業訓練,畢業後成為中學教師,仍堅持對藝術的追求,而至比利時攻讀學位。留學期間受到二十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一九五○年代歐洲眼鏡蛇畫派,以及一九八○年代新表現主義的影響,發展出自由大膽的作畫方式,及濃麗奔放的色彩組合,以自我的繪畫語言,重新詮釋大自然中不同的物像。
江隆芳表示,剛直的線條、強勁的筆觸、鮮明的色彩,畫面所表現出的強烈生命力,是他早期畫作中的特殊個人風格,江隆芳打造出自我的藝術語言,以自然、動物及人類為主題,像是早期的動物畫,原住民的人物像,都是利用色彩原色的交錯結構,呈現主題之原始元素及內在生命力。
近期江隆芳重視東方藝術,他努力鑽研佛像,但他不喜歡木雕、陶瓷系列,特別到英國大都會美術館、英國大英美術館、法國羅浮宮內,找到當年流失各國的佛畫像,把這些佛像擬人化。
江隆芳的畫作,將主題畫大、畫滿以凸顯畫作張力,直率地表現出內在主觀的世界,相信這樣的畫風,對於社會大眾是一種特殊的感觀經驗,並期待觀眾可直覺式地體驗出畫作中返璞歸真的繪畫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