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式:坐盤刺掌
圖/雲門教室
第二式:獨立式闖掌(接續第一式)
圖/雲門教室
文與圖/雲門教室
示範/陳駿巃老師
東方的武術,包含了統一的勁道與矛盾的勁道。統一勁道不難理解,但矛盾二字,可就讓人感到更加矛盾了!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舉例來說,武術動作裡的往下動作,大多是身、手、腳統一向下運作。但若是向上的動作,腳卻必須往地底下踩,宛如扎根。這種既上又下,起落並置的矛盾,就是矛盾的勁道。接下來的兩個動作,一個講求身體勁道的統一,另一個是感受身體的矛盾。親身體會最真實,現在就來動一動,體驗一下吧!
第一式:坐盤刺掌
1. 右腳站穩踩地,左腳退到右腳右後方,屈膝蹲下。此時左膝蓋位於右膝窩的正後方,呈坐盤式。記得身體須保持在中軸線上,用意念避免身體塌軟前傾。
2. 右肩微向前方,左肩向後,身體略向左擰轉,此時右手向前刺掌,左手掌位於右手肘下方,兩手掌心均向上。右手保持沉肩、墜肘。
第二式:獨立式闖掌(接續第一式)
1. 左腳踩地,右腳在前方提膝,右腳掌護著左膝蓋,此時,左腳不可站直鎖死,而是要留著百分之一的彎曲,這就是老師父所說的「一粒米的彎度」。
2. 左手掌擦過右手的小手臂與手背,右手順勢拉回腰際握拳,拳心向上,左手向前闖出一掌。此時身體從上一式的向左擰轉成向右擰。
以上兩個招式,第一招的身體與勁道均是向下,具有統一勁。第二招的腳向下踩,身體卻得往上,是為矛盾勁。不僅如此,兩招的身體又都含有左,右擰轉的意念。
熟悉武術之後就不難發現與體會,每個動作不僅僅練了身,同時更要動動腦,既得專注,還要分注。所以說,武術,是全面性的身體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