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報導/杜晴惠
以《琅琊榜》走紅台灣的大陸演員胡歌,日前以「上海旅遊形象大使」身分到英國倫敦推廣家鄉。他在活動開幕式上以流利的英語介紹上海,英國旅遊局授予他「英國旅遊局友好大使」稱號,受邀出席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九十歲生日慶典活動。
胡歌在微博曬出一組在英國倫敦街頭拍攝的帥照,並發文:「英國之行雖然短暫,卻令我深刻且難忘,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此次作為旅遊大使,只講了幾句英文,拍了幾張照片,算不上稱職,不過來日方長,祝願兩國人民的友誼細水長流,英國的朋友們,Let's meet in Shanghai。」
這位堪稱二○一五年最火紅的內地演員,拍的三部戲在網路上的總點閱率累計破一百九十億次,他去年的廣告代言費賺進人民幣二億元,甚至超越一線「廣告女王」范冰冰。
雖然人氣紅不讓,胡歌懂得休息暫停,他宣布休息半年,至今尚未接下任何戲劇,因為他希望有時間做回自己。陸媒報導,或許很多人羨慕他的幸運,殊不知他是用三年時間才等到《琅琊榜》「梅長蘇」這個角色,當時的酬勞也只是象徵性的紅包。
眼睛沒瞎就是奇蹟
走紅,卻不急著將運氣用盡,這樣的人生態度或許與他十年前遭逢嚴重車禍有關,那場車禍讓他一度面臨毀容危機,雖然沉寂一段時間後再度爆紅,他也顯得從容。
「胡歌在《琅琊榜》中飾演的梅長蘇經歷了剝皮削骨之痛後,從地獄歸來,這正是胡歌真實經歷的寫照。」陸媒報導,胡歌飾演的「梅長蘇」,歷經奸人陷害,為了洗刷冤情,忍受挫骨削皮之痛,導致容顏大改,他隱瞞過去的身分,憑藉過人的智力號召天下英雄,重回京城雪冤,參與奪嫡之爭。擁有高帥外形的胡歌在人氣直升、事業處於巔峰的二○○六年,因拍攝《射鵰英雄傳》時發生嚴重車禍,右臉及右眼縫了上百針。
胡歌回憶,那時是晚上十點五十分,他與同事張冕拍攝《射鵰英雄傳》後趕往上海,在途經滬杭高速公路嘉興路段時,與一輛廂式貨車發生碰撞,張冕身受重傷,至次日凌晨因搶救無效往生;胡歌雖沒有生命的危險,但右臉和右眼嚴重挫傷,四天內經歷兩次全身麻醉的手術,臉部和脖子總共縫了一百多針。
他事後接受專訪時說,術後第一次看到自己受傷的模樣,很擔憂能否恢復成正常人。送醫時他覺得自己瞎了,後來視力卻慢慢恢復了,「這條命是撿回來的,眼睛沒瞎就是奇蹟,其他聽天由命。」
體會人生不能虛度
胡歌車禍後經歷了數十次臉部整形手術,英俊的臉龐恢復了,但掩蓋不了傷疤,拍戲時他總用瀏海來遮掩。經過長時間的心理重建後,他重整旗鼓,改變戲路再出發。
他不斷嘗試各種角色,也漸漸不再介意讓傷疤暴露在鏡頭下,「我要讓觀眾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我的戲上,而不是我的疤上。如果觀眾還在注意看我的疤,那只能說明我演得不好,如果戲足夠好,這個疤也就不存在了。」在《瑯琊榜》中,胡歌的髮型高高梳起,露出全臉,表示再也不畏懼疤痕見人,他要用演技刷爆螢幕。眾多網友也評論胡歌正實踐了「梅長蘇」的一句台詞:「既然我活了下來,就不能白白地活著。」
梳理他車禍時的新聞,最感人的插曲莫過於他與好友袁弘的情誼,兩人不僅同是上海戲劇學院的同班同學,還是住在同一宿舍對床的好兄弟,畢業後進演藝圈也同屬一家經紀公司。陸媒報導,袁弘為了陪伴胡歌復健,自己也停工多時,當記者提起這段往事,袁弘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那個時候,其實我們過得挺充實的,半夜兩點突然想看電影,就這樣看到早上六點……」但胡歌在復出拍戲時曾動情地表示:「他(指袁弘)站在那,你會覺得好像就有一種依靠。」
停工陪著胡歌走過最艱難的車禍,袁弘並沒有因此失去機會,目前兩人的事業反倒蒸蒸日上,他們用十五年的情誼向外界證明,真正的兄弟情不僅僅是共患難,還能一起迎接幸福人生。
最受台灣歡迎 《瑯琊榜》香港卻碰壁
由胡歌主演的古裝劇《瑯琊榜》於大陸開播後收視屢創新高,造成一股追劇風潮,台灣引進開播後,也獲得不錯評價,日前在第八屆海峽影視季票選活動中獲選為「最受台灣觀眾歡迎的大陸電視劇」。但這部被內地觀眾喻為「良心劇」的《瑯琊榜》在香港卻碰壁,第一周收視平均創下TVB黃金時段劇集的最低收視,不僅觀眾吐槽劇情「無聊」,更有人呼籲電視台應當「腰斬」停播。
香港觀眾認為《瑯琊榜》節奏慢、演員多半不認識,而且香港人看慣港劇,對於《瑯琊榜》的故事背景、人物、劇情都不太熟悉,尤其劇中演員過多、歷史背景複雜,香港的觀眾無法熬過這種慢節奏的劇情鋪陳。
台灣觀眾熱愛古裝劇
相反的,台灣觀眾一向喜歡大陸歷史劇,對於大陸現代劇則是興趣缺缺。去年十一月《瑯琊榜》登上台灣的電視時段,華視董事長鄧長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瑯琊榜》是我們華視今年的大戲,開播以來,收視率每天都有成長,在台灣所有同時段電視劇中收視率名列前三,觀眾很喜歡。」
事實上,在華視開播前,許多台灣觀眾已透過網路搶先收看,還透過社交平台分享觀看心得,直呼「超好看」,還有網友說:「看了第四次,還是停不下來」。鄧長富認為,《瑯琊榜》的收視熱也體現了台灣觀眾對大陸歷史劇、古裝武俠劇的一貫青睞。
早在二○○一年,《康熙王朝》登陸台灣,沒想到在台灣大紅,讓大陸影視行業對於台灣觀眾有了新的看法,「原來以為講康熙都要帶個韋小寶,原來台灣觀眾也喜歡《康熙王朝》這類嚴肅的歷史題材。」
製作精美獨天得厚
台灣觀眾喜歡歷史劇的另一個原因是製作精美,「雖是武俠劇,但服裝像偶像劇一樣講究。」鄧長富說,從早年的《三國演義》、《水滸傳》、《雍正王朝》,到近年的《漢武大帝》、《甄嬛傳》、《武則天》等收視率均高。原因是台灣受到拍攝成本、場地受限等因素影響,近些年已很少拍古裝劇。
「沒有場地萬馬奔騰、沒有城牆大江,歷史劇一旦失去了宏大氛圍,就怎麼也拍不出味道。」台灣一位導演無奈表示,台灣的歷史劇受到客觀因素的限制,無法出色發展,但大陸同業在這方面有獨天得厚的條件。
以二○一二年中視引進的電視劇《三國》來說,這齣戲前後花了六年時間慢速製作,動員一千名工作人員、上千匹馬匹與六千名臨時演員,拍攝時還動用二千套盔甲、六千件兵器、三萬件服裝,只為呈現三國時代七十多場大小戰役的場面。
小檔案
胡歌,1982年9月20日出生於上海,中國大陸知名演員、歌手、製片人。
天生擁有舞台魅力,上幼稚園時,從3萬多名孩子脫穎而出,入選上海電視台小熒星藝術團,當時錄取人數僅60名,胡歌是其中之一。14歲獲選為上海教育電視台《陽光少年》節目主持人,同時在上海東方廣播電台兼節目主持人、記者,還做過雜誌的學生編輯,參與過大小活動。
19歲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2005年在《仙劍奇俠傳》中以「李逍遙」一角嶄露頭角,隔年8月他發生嚴重車禍,休養約一年後復出。2009年主演《仙劍奇俠傳3》並在「80後新生代娛樂大明星」評選中被封為「四大小生」之一。
2011年在電影《辛亥革命》中飾演林覺民,並入圍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2015年由他主演的《偽裝者》、《琅琊榜》、《大好時光》相繼播出,其中《琅琊榜》被票選為最受台灣觀眾歡迎的電視劇,胡歌也因此劇走紅台灣。2016年他擔任首任上海旅遊形象大使、英國旅遊局友好大使,並以《琅琊榜》獲得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