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曾在通往鄉間的路邊,看到一幢幢林立如小小神廟的建物,只是車行太快,不容下車端詳,卻在心底留下了一個謎團。圖/宋玉澄
文與圖/宋玉澄
偶然間,曾在通往鄉間的路邊,看到一幢幢林立如小小神廟的建物,只是車行太快,不容下車端詳,卻在心底留下了一個謎團。
近日,又在一條道邊,看到了類似建物,雕梁畫柱又色彩繽紛;下車趨前一看,才發現都是土地公公的「家」或是焚燒金紙的「金爐」,矮小者僅及腰部,高大者已逾一層樓高,大大小小竟有十座之多。
猜想應是建商推出的建案,如同樣品屋一般。不同的是,給人居住的樣品屋,總搭建在人煙稠密的地點,以吸引人潮;而給土地公住的樣品屋及各地神祉專用的樣品金爐,或許在鄉間,才有更廣大的潛在市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