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府施政與民意

 |2016.06.09
2192觀看次
字級

閣揆林全表示,考量電力調整,核一廠一號機考慮重啟。結果遭立委圍剿,原能會也有核安疑慮,致重啟計畫胎死腹中。政府施政一再急轉彎,除了領會「當家難」,也領教民意強悍。

政府習於採蔡總統的模糊策略及「文字遊戲」。如經濟部長解釋,不是要重啟,而是重新「併聯發電」。然而,台灣民意不為「髮夾彎」說詞所惑。

當今民粹在許多國家崛起,挑戰民主多數決。有些民意雖未達民粹程度,但堅持特定主張,不達目的不罷休。

南投縣沒有公營火葬場,喪家處理後事要到集集鎮,收費是台中火葬場三倍,縣議員要求興建殯葬專區,公營收費合理。但這種「嫌惡設施」只要敲定地點,民眾就起而抗爭,也因此南投的殯葬專區一直蓋不起來。

各級政府都有「要說到居民同意,很難」的無力感。蘭嶼觀光發達,人潮產出大量垃圾,決定運至高雄焚化。但小琉球有例在先,運至屏東處理,當地居民在碼頭擋船拒絕。

各國都有「會吵的孩子有糖吃」,政府愈來愈向喧囂的民意傾倒。「會吵」可詮釋為「勇於抗爭,擅於造勢」。即使只代表少數人利益,政策「順應民意」,可能忽略沉默多數的福祉,也使任何類似的「嫌惡設施」無處可去。

去年中部六縣市簽署「禁燒生煤及石油焦」政策,制訂自治條例。近日彰化環保團體要求盡速通過禁燃生煤條例,環保局表示,因與中央政策抵觸,將修改條例名稱,避開使用「禁燃生煤」字樣。

環團「得理不饒人」,因核一重啟問題,告閣揆林全涉嫌妨害秩序、毀損罪,藍委也告瀆職。這與太陽花學運類似,林全對學生撤告,但學運分子控告前閣揆江宜樺及警方殺人未遂罪,迄今並未撤告。

台北美國商會日前發表台灣白皮書,提及新政府主張廢核,承諾降低碳排放,但「美國商會不確定這兩項目標要如何達成,新政府需提出明確、務實計畫。」

民意愈強悍,政府愈當家難為。彰化民眾宣稱「政府應與人民站在一起,而不是保護財團。」台灣民意隱有「仇商」意味,政府頻頻當機與此有關。但政府「保護財團」不能以民粹觀點看待,變成零和遊戲。為企業營造有利環境,是經濟成長的要素。

印度總理莫迪推動經濟,要打造出口大國,但行政效率太差,推不動。行政效率差由許多因素造成,台灣有「民意我最大」、「立委我最大」現象,國會動輒空轉,導致政府無力施為。

十八世紀,英國政治思想家埃德蒙伯克闡釋代議民主:「政府和立法關乎的是理性與判斷,而非傾向性。代議士對你應盡的義務不僅是勤奮,還有他的判斷;如果他讓自己的判斷屈從於你的觀點,那他不是在為你服務,而是辜負了你」。

埃德蒙伯克未說明「你的觀點」是否非理性判斷。但「專家的事由專家決定」受民意挑戰,各國反核隱然有成為「信仰」的趨勢。一些國家重啟核電,是政府強力作為。日本則是沉默大眾以選票終止「零核」政策。

「信仰」雖難撼動,但科學「沒有不可能」,核電的危險性也許終將由科學家排除。但在此之前,強悍民意與強勢政府(如果有的話)仍須繼續對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