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50 表揚不退轉菩薩

文/人間社提供 |2016.05.16
3607觀看次
字級
大師與蕭頂順長者。 圖/陳碧雲、邱麗玥、莊美昭
大師與邰寶成長者。 圖/陳碧雲、邱麗玥、莊美昭
大師與賴維正、李美秀伉儷。 圖/陳碧雲、邱麗玥、莊美昭
大師與陳和順、戚品淑伉儷。 圖/陳碧雲、邱麗玥、莊美昭
大師與賴義明、薛雲英伉儷。 圖/陳碧雲、邱麗玥、莊美昭
林清志長者。 圖/陳碧雲、邱麗玥、莊美昭
大師與吳友信居士。 圖/陳碧雲、邱麗玥、莊美昭
大師與沈雪峰將軍。 圖/陳碧雲、邱麗玥、莊美昭
大師與黃書瑋、詹玉蓮伉儷。 圖/陳碧雲、邱麗玥、莊美昭
星雲大師與趙元修、趙辜懷箴伉儷。 圖/陳碧雲、邱麗玥、莊美昭

文/人間社提供

圖/陳碧雲、邱麗玥、莊美昭

周羅漢居士

早期成立岡山念佛會,跟隨大師一甲子,宣揚人間佛教。後捨宅建岡山講堂,佛光會岡山分會創會長、檀講師,送子出家,信仰傳承。

林周鴛(慈輝)長者

女中豪傑,為讓人間佛教法傳南台灣,集眾人之力,涓滴砌成高雄佛教堂;從青年才俊到睿智長者,道心堅定。

吳大海長者

早期任嘉義縣佛教支會長,熱心社會公益,佛光山開山之初,捐贈水塔,解決數百人飲水之困難,大師特命名「大海之水」。

胡高榮、張采樺賢伉儷

擅長園藝造景,數十年發心護持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教育體系校園之園林造景,以綠化植栽成就人間淨土。

陳林雲嬌居士

深受大師推動文化、教育精神感動,發願化善財為法財,奉獻護持佛光山弘揚人間佛教,淡泊知足,隨緣隨眾。

陳捷中、蔡蝴蝶賢伉儷

四十餘年來一師一道,信仰傳承子女,全力護持佛光山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各項事業。

陳信智長者

全力護持佛光山各項弘法建設,重視教育事業,接引一家四代傳承信仰,一師一道,無私奉獻,度人無數。

蕭頂順、李金環賢伉儷

三代協力建設佛光建築,為歡喜、為理想,不畏艱難跟隨大師,半世紀以來,原班人馬未曾改變。

賴義明、薛雲英賢伉儷

當代須達長者,捐地興建員林講堂,送子出家,積極推動佛光山文化、教育等各項弘法事業。

賴維正、李美秀賢伉儷

以佛教之事業,作為自己之事業經營,承擔三好體育協會會長,將佛光盃推向國際,將體育人口變成佛教人口。

吉廣輿、王淑慧賢伉儷

筆名方杞,熱愛文學,數十年來,參與本山各項文化出版,如:《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等。

林清志、林秀美賢伉儷

宜蘭雷音寺學生會學生、班長,青少年時期即追隨大師上山下鄉弘法。監獄佈教,四十餘年始終如一。

黃杏中、黃葉美賢伉儷

捐建海內外寺院、供養佛像、捐款興學,成就文化弘法。每年浴佛節,提供美麗華百樂園廣場,作為浴佛場所。

韓昭泉、韓王麗枝賢伉儷

佛光山開山初期,以交通接駁護持佛法傳播。佛光山叢林學院第二屆學生跟隨大師全台環島佈教,由其全程駕駛。

趙大深、戴玉琴賢伉儷

資深製作人,協助佛館製作「佛陀的一生」、「貧女一燈」4D動畫等影片,多媒體呈現弘法。

舒建中、張淑貞賢伉儷

數十年義務協助興辦大學、寺務發展、文化教育、慈善公益等弘法發展的各項法律諮詢,參與修持、弘法活動。

戴正吳、高美娥賢伉儷

護持佛光山數十年,捐助海內外道場、佛館五和塔興建,推動興學、教育文化、慈善事業的發展。

趙元修、趙辜懷箴賢伉儷

護持佛光山、祖庭大覺寺、休士頓中美寺等地建設、弘法,推「中美文化講壇」,帶動家族學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