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音樂會 禮讚偉大佛陀

羅佑純 |2016.05.15
3261觀看次
字級
萬人歌頌偉大的佛陀音樂會。 圖/莊美昭
萬人歌頌偉大的佛陀音樂會,齊豫(左)與大師合影。
萬人歌頌偉大的佛陀音樂會,南屏別院演出「雲湖」。圖/邱麗玥
大師與林清宗、林黃正賢伉儷合影。
左起曾進[月世]、大師、劉珀秀、陳秋琴。
大師為陳心袍掛綵帶。 圖/陳碧雲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與受獎人一起合影。左起心保和尚、林黃正賢、林清宗賢伉儷、廖乾榮、趙翠慧、鄭石岩、柴松林、吳伯雄、大師、張歐淑滿、蘇素賢、陳順章賢伉儷、蔡國華、陳素雲賢伉儷、黃國芳、李麗禎伉儷、戚品淑、 張秀瓊。圖/莊美昭

【記者羅佑純大樹報導】昨天是農曆四月初八佛陀誕辰紀念日,來自全球五大洲佛光人齊聚在佛陀紀念館菩提廣場,用歌聲禮讚佛陀,感謝星雲大師用人間音緣讓更多人認識佛教,並慶祝佛光山開山五十周年,包括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住持心保和尚等萬名佛光人聆聽。

「讓你們面對著世界最高、最大、最重的大佛唱歌,就是希望你們在唱歌的同時,能與佛陀的目光交流」,星雲大師表示,人與人之間需要交際,人與佛陀也一樣,聆聽佛陀的法語、感受佛陀的甘露潤澤,都是與佛陀交心,「把佛陀給我們的歌聲、法喜、歡喜都帶回去,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著佛陀的保佑、加持」。

由蘭陽別院、安國寺、大慈佛社合組「1953佛光合唱團」,是參加人數最多的團體,小孩子牽著腳踏車進入會場,也意味著佛法傳承,而象徵佛教未來希望的佛光青年團,也演唱〈佛教青年的歌聲〉,讓台下民眾感受佛光青年的年輕與活力。

齊豫妙音 佛曲供佛

其中,美聲歌后齊豫昨天上台不唱招牌歌曲〈橄欖樹〉,而是改唱佛曲〈蓮花處處開〉,用歌聲供養佛陀,她一開口唱歌,優美的旋律、歌聲,立刻震攝全場,許多佛光人立刻變身粉絲,邊聽歌邊用手機拍照。

每支隊伍都「盛裝打扮」,男生別著蝴蝶領結,女生穿著優雅長裙、洋裝,有的隊伍特別綁上顏色亮麗的領巾,展現獨特的一面。寶塔佛光合唱團在背心上,繡著原住民的線條、圖騰,而由歐洲別分院組成的「歐洲佛光合唱團」,隊員們穿著寶藍色的禮服,胸口綴著bing bling水鑽,日本合唱團則是穿著浴衣、踩著木屐登場。

近二十支隊伍分別演唱〈觀音靈感歌〉、〈偉大的佛陀〉、〈流轉〉、〈弘法者之歌〉、〈佛在汝心〉、〈信心門之歌〉、〈點燈〉、〈靈山在心頭〉等人間音緣歌曲,主辦單位也邀請知名歌手齊豫、大慈育幼院的王子與公主、南屏敦煌舞團帶來不一樣的表演。

服裝造型最吸睛的是來自南非的天龍隊,十一位團員穿著不同族群的南非傳統服飾,並戴著可愛的圓帽登場,雖然她們是用全場都聽不得懂的祖魯語唱〈佛在汝心〉,但司儀加碼讓她們演唱中文版的〈茉莉花〉,獻給翻轉她們生命的星雲大師。

最後在全場合唱〈佛光山之歌〉的歌聲中,心保和尚、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頒獎謝各隊,為今年首場「萬人歌頌偉大的佛陀音樂會」畫下句點。主辦單位表示,今天下午四時在菩提廣場還有第二場音樂會,歡迎民眾前來聆聽。

佛光50年 表揚不退轉菩薩

吳伯雄、戴美玉賢伉儷

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榮譽總會長。大師來台,其尊翁吳鴻麟長者幫助辦理戶口結緣,吳家信仰代代傳承,為佛光三好人家典範。

柴松林教授

現任《人間福報》總主筆,社論針砭時勢,鏗鏘有力,真知卓見。數十年熱心社會公益,大師讚歎是「社會的良心」。

鄭石岩教授

自幼親近雷音寺,聆聽大師開示佛法,參加光華補習班,深入經藏,以寫作、演講和心理輔導幫助他人。

張添永、張雲罔雀賢伉儷

創辦「永記油漆」(虹牌油漆),從壽山寺到佛光山開山至今均由其供養。子女亦繼承信仰,全力護持。

吳欽杉、黃秀絹賢伉儷

現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菩提眷屬致力參與道場、佛光會各項義工服務,事無大小,接待十方。

陳順章、蘇素賢賢伉儷

數十年來,護持佛光山各項文教、寺院建設弘法。推廣《人間福報》,有「文教老農」美譽。

顧敏慎、符芝瑛賢伉儷

現任上海《大覺文化》執行長,撰寫星雲大師傳記《傳燈》,細膩忠實刻劃大師人間佛教的言行思想,影響深遠。

蔡國華、陳素雲賢伉儷

重視文教弘揚佛法,發心在台南組成「佛光合唱團」,以音聲結緣,響應人間音緣弘法。信仰傳承,接引子女學佛。

趙翠慧副總會長

現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檀講師,參加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開始結緣,坦率熱誠,演講弘法不輟。

廖乾榮、邱莉娜賢伉儷

貢獻建築專長,致力佛光、南華大學建校,將書院理念、森林環保,融入學校建築,佛光大學被譽為「台灣最美麗的校園」。

林清宗、林黃正賢伉儷

發心長年為佛光山送菜,從摩托車、三輪車、到大貨車,數十年來如一日,佛光人尊稱「菜伯」。

黃國芳、李麗禎賢伉儷

創辦「鈺通建設」,承擔佛光山百萬人興學南華、佛光等大學興建工程,全力配合常住需求。

邰寶成居士

佛光山開山之初,參與挑沙肩土的建設。後又發心承擔煮飯工作,長年無休與大眾結緣,以寺為家,終身奉獻。

蕭碧涼師姑

1981年起於大慈育幼院服務至今,現任院長。視院童為自己兒女,培養自信、自愛,正派的佛光青少年。

黃美華師姑

從餐飲、慈善照護到文化出版,常住第一,自己第二,依教奉行,全始全終,犧牲奉獻。

曾進[月世]、曾歐陽金善賢伉儷

裕隆印刷廠的創辦人,成立互助會,建設普賢寺,印製《佛光山課誦本》等刊物,秉持一師一道,信仰傳承子女。

蘇國課、劉珀秀賢伉儷

佛光會督導,從事食品產業,推廣素食環保,供養常住三寶。將人間佛教帶入家庭、事業,引領眾人學習佛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