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南存輝 分享不是慷慨 是一種明智

整理報導/杜晴惠 |2016.05.08
1714觀看次
字級
南存輝出任溫州民商銀行董事長,接受中國銀監會頒發的金融許可證。圖/中新社
南存輝在溫州民商銀行開業典禮上致辭。 圖/中新社
溫州民商銀行是浙江第一家、中國第三家民營銀行。圖/中新社

整理報導/杜晴惠

從家庭工廠到企業集團,南存輝說,公司轉型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觀念」,拋開家族企業格局,始終抱持憂患意識。他透露正泰轉型成功的祕訣是「聽中央的、看歐美的、幹自己的」,專注於製造業又不僅限於此。

今年四月,第一屆以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為主題的全球能源盛會於北京召開,擔任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工商聯主席的南存輝以正泰集團為例表示,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促進全球能源互聯互通,是大勢所趨,能源企業必須加快創新發展的腳步、積極參與。

南存輝建議,各國應積極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技術研發與自主創新,帶動產業鏈相關的材料、裝備、服務產業發展,並參與制定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降低能源流通壁壘,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同時制定金融財稅配套支持政策,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投入能源互聯網建設。

近年來,南存輝所創辦的正泰集團,已先後在全球建立將近二百座光伏電站,所謂「光伏」(Photovoltaics),就是太陽光電系統,光伏系統可以大規模安裝在地表上成為光伏電站,也可以置於建築物的房頂或外牆上,與建築做一體化設計。此外,正泰集團也傾力構建線上工業與民用物聯網平台,打造智慧城市核心基礎架構和整體解決方案。

成功要從小事做起

這位積極投入太陽能光電的企業總裁,在大陸最具有知名度的事件是二○一三年三月,在「兩會」提案中建議,修訂《電力法》相關條款,允許分散式發電自用或直接向終端使用者售電,切實保障分散式光伏專案開發商的合法利益。

他個人執掌的正泰集團創始於一九八四年,從一個家庭作坊式小工廠發展而來,經過三十二年的努力,成為中國工業電器龍頭和新能源企業,而他個人也是從一個小小修鞋匠,轉身成為企業總裁。

「初二的時候,那時我十三歲,離畢業還有十五天,父親因為意外腿部骨折。醫生說,可能要休息一兩年,」他的母親身體一向虛弱,身為長子,南存輝只能一肩扛起照顧弟妹、養家糊口責任,南存輝就這樣當上了小鞋匠。

每天早上五六點起床,一直忙到凌晨兩三點,南存輝和媒體談起三年的修鞋生涯說,「三年修鞋雖沒賺到什麼錢,但讓我懂得了誠實做人的道理,有品質便有市場。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必須重視從一件件的平凡小事做起,而且任何小事要做好都是不容易的。」在修鞋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競爭意識,由於他速度快,修鞋品質可靠,每天賺的錢都比同行多。

這段經歷也影響他日後對孩子的教育。二○○七年,南存輝的兒子從美國學校畢業,南存輝堅決要求兒子不准到正泰工作,應該先到外面闖蕩,「我的兒子也不能給他輕鬆的環境。」他說,事實上,每逢假日兒子回到柳市,南存輝都要求兒子隱姓埋名,換上工作服到正泰公司的車間打工,和工人同吃同工作。「千萬不能因為自己賺了錢,就讓兒子輕鬆地過活。」南存輝說,父母給予孩子最重要的是聰明的腦袋、明亮的眼睛和勤勞的雙手。

家族企業的致命傷

從家庭工廠到企業集團,南存輝說,公司轉型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觀念」,要始終抱持憂患意識。他也透露正泰轉型成功的祕訣是「聽中央的、看歐美的、幹自己的」,專注於製造業又不僅限於此。

除此之外,真正讓公司走上擴張之路的,是他悟透「分享不是慷慨,對創業者來說,分享是一種明智」,南存輝發現,家族企業的致命傷就是無法吸納和運用優秀的外來人才。一九九八年,他針對家族控制的核心主業,進行股分制,把家族核心利益讓出來,讓正泰的股東從原本的十個增加到一百多個,個人的股分減少到百分之二十多,造就數十位百萬富翁。

而他所擁有的觀念像是「二十年如一日,做精、做專、做好、做強,在眾多的誘惑面前,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他認為,「做人做事要時時刻刻心存敬畏。個人能力有限,如果覺得天下本事我最大,那可能就是失敗開始的時候。」他說,企業家就是一個把企業當「家」、當事業、當歸宿的人。在管理自身企業和服務廣大企業兩者之間,「大家」為重,「小家」為輕,努力做到管好「小家」,服務「大家」。

從個人來說,他認為一個人要學會樹立正確的心態,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值提得太高,欲望是無止境的。

與國學大師結緣

鼓勵我學習

不要當財迷

創業時,南存輝個人僅有初中學歷,但因國學大師南懷瑾勸他賺錢之餘不要忘記學習,才讓他充實了知識,穩定了心性,他說,「南老改變了我」。

《溫洲日報》報導,在南懷瑾過世的追思會上,南存輝向員工一講就講了兩個多小時有關南懷瑾的理念,面對記者採訪,談的也是南懷瑾如何改變他的故事。

他說,三十多歲才第一次到香港拜訪南懷瑾,兩人一見如故,沒想到回到溫州,南存輝就收到這位國學大師的傳真,信上寫著:「昨晚很高興,忘了排輩分。我比你父親年長,你可稱我伯父。」等到第二次到香港拜訪時,南懷瑾就直言勸說南存輝應趁著年輕跟他學習。

那時南存輝因創業工作繁忙,南懷瑾雖多次勸他「放下」、「趕緊來學習」,但他放不下,也遲遲無法抽身。直到二○○八年春節,南存輝到太湖學堂探望南懷瑾。南老嚴肅地問南存輝:「你幾歲了?」南存輝回答四十五歲了。這時南懷瑾說:「四十多歲了,你還不回來學習?財迷一個!」這句話猶如當頭棒喝,南存輝知道自己已經到了必須專心學習的時刻,從此,就是再忙再累,也不忘學習。

為禪修申請延遲上市

在南懷瑾的指導下,他認真閱讀了南老的《論語別裁》、《老子他說》等書,以及《資治通鑒》等經典名著。「和本報記者聊起對金融危機的看法時,白居易的詩句是脫口而出:吉凶禍福有來由,但要深知不要憂。只見火光燒潤屋,不聞風浪覆虛舟……與十年前記者認識的南存輝相比,多了許多書卷氣。」《溫洲日報》記者寫道。

除此之外,他也學習禪修。二○○九年,南懷瑾在太湖學堂開禪修課,為期七天。南老要求他在學習期間放下雜事,靜心研修,不可接聽手機、不可請假、不可會客,還明白告訴他:做不到,不要來。

那時,正泰集團正逢股票上市的關鍵時刻,主管單位通知他一周內赴北京進行過會答辯,讓他掙扎許久,最後他向董事會說,南老已經九十高齡,禪修課程一旦錯過,今後難再有機會,但公司若錯過上市時間,今後還有機會。於是向主管單位申請延遲過會,這讓相關負責人大吃一驚,因為別人是排隊搶上市,你卻因禪修申請延遲。

果然他在禪修的七天之中,把所有事務委託給其他主管,完全不接電話,心無旁騖,靜心學習。南存輝說,過去他自己經歷了一些風浪,南老的話他聽得很有感悟。七天禪修結束後,南存輝飛赴北京,第二天,正泰集團順利過會,完成股票上市的最後一個關卡。


小檔案

南存輝,1963年生,浙江柳市上園人,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初中二年級時,父親受傷無法工作,為幫忙家計,南存輝輟學從事修鞋工作。1984年,柳市掀起低壓電器創業風潮,南存輝找三個朋友合股,在一間破屋裡開設作坊式的「求精開關廠」。四個人日夜努力了一個月,只賺得人民幣35元,朋友都非常沮喪,只有南存輝感覺找到一條通往財富的道路。

1990年,「求精開關廠」總資產成長到人民幣200萬元,產值做到1000多萬元,南存輝與另一位合作夥伴胡成中因經營理念不同而分家。1991年,他成立中美合資正泰電器有限公司,胡成中成立德力西,兩家成為競爭對手,後來均成為資產超過百億元的民營企業。

正泰集團主要生產經營高低壓電器、輸配電設備、儀器儀錶、建築電器、工業自動化、汽車電器等100多個系列、5000多個品種、20000多種規格的產品。集團轄下有8大專業公司、50多家持股企業、800多家專業協作廠,並在各地設有2000多家銷售公司和特約經銷處,在國外設立5家分公司和30多家銷售總代理,產品行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

南存輝個人被譽為「浙南模式」的傑出代表,贏得「中國新興民企代言人」稱號,《中國青年》雜誌還曾將他列為「可能影響中國21世紀的中國青年人物」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