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威國際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 王文銀 只做不說 第一名才是王道

整理報導/杜晴惠 |2016.05.01
5552觀看次
字級
王文銀(右)擔任深圳商業聯合會理事會主席,與王石一起出席就職典禮。圖/中新社

整理報導/杜晴惠

圖/資料照片

「到深圳那天,他身上只剩下十塊錢,不得已,把水泥管子當家,和『盲流』做鄰居。可他心裡裝著一團火,他想在這兒成為一個響噹噹的大人物!」奮鬥二十年,當二○一三年行事低調的王文銀帶領集團首次超越首富宗慶后,在世界五百強榜單上寫上企業的名號,他的創業故事成為陸媒爭相報導的題材。

水漲船高,王文銀的個人財富隨著公司發展一路飆升,二○一三年起便在《富比世》中國富豪榜上占有一席之地,二○一五年胡潤研究院發表「中國女富豪榜」,他的太座——擔任正威集團執行董事的劉結紅,也名列其中,王文銀果真完成他「出人頭地」的夢想。

根據陸媒報導,正威集團僅僅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就成長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銅業公司之一。深圳的辦公大樓裡還懸掛了數百張王文銀與外國政要的合影照片,例如英國前首相東尼.布萊爾(Tony Blair)、美國前財政部部長漢克.保爾森(Hank Paulson),還有與中國首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合影。

更重要的是,由於中國對工業金屬的消費占全球消費總量的四成,正威與政府合作修建新的半導體中心,此舉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實現未來十年內鞏固半導體行業地位的目標。不僅如此,為了成為真正的全球性公司,二○一三年春天,王文銀在新加坡創建了一個交易集團,增加它在世界各地達成的礦業交易數量。

人際網絡是必要條件

然而,讀者真正有興趣的,仍是他如何在風起雲湧的時代裡掌握先機取得成功?不喜歡曝光的王文銀於今年二月接受網易財經記者專訪,談到媒體熟知的「十塊錢」故事,王文銀說,當時他只帶著一個行李,裡面裝著衣服和夢想,原本帶著人民幣四百元,到了深圳花到只剩十塊錢。即使找到倉庫管理員的工作,他也只能租三平方公尺大,約只能放一床棉被的房子安身,一回下大雨,他因累到倒頭就睡,起來時才發現房子漏水,而且水已淹到自己的肩膀。

在艱苦中奮鬥,幾乎是所有成功企業家的第一步,由於體制的不同,想在中國大陸出人頭地,緊密的人際網絡是必要條件之一,王文銀也深諳此道,到深圳打拚三年後,他決定創業,為了清楚自己的人脈到底足不足?他想出「怪招」。「當時我第一個孩子出生,我藉此機會辦了十桌酒宴,請的都是供應商和客戶。事實上是想試驗一下自己的人脈。人脈是資源,人脈創造機遇。中國有句古話:商道即人道。剛創業的時候,說實話,我對自己的人脈關係並沒有多少把握。」結果當天來了二十桌客人,也為他打了一劑強心針。

曾有雜誌載文指出,王文銀隨口就可以說出中國所有省市自治區的省長和省委書記姓甚名誰,由此也可知政府關係在王文銀的業務發展中的重要性。

另一回,深圳商業聯合會帶領三十多位企業家赴正威「取經」,王文銀發表了近九十分鐘的演講,對來訪的企業家知無不言,毫不藏私。他坦率地說,在中國做企業必須學會「隱忍」,最好「只做不說」。然而,他又認為「爭第一」才是宇宙生存法則,如何做到平衡,考驗企業家的智慧。

學習擁抱「互聯網+」

再者,講話速度很快的王文銀,常跟媒體說,自己每年必定讀一百本的書,對於趨勢潮流,勇於嘗試。一回談到「互聯網+」,他說:「正威從做插頭開始,現在大舉跨界『互聯網+』,學習擁抱『互聯網+』,而過去二十五年,正威做了五次轉型,而眼下,有色金屬行業的未來是什麼,一定是『互聯網+』。」

在王文銀看來,電子化交易平台可以讓正威國際的上下游產品實現快捷和無縫隙的電子化交易。「大家很可能都節省了時間和成本,為什麼不去做呢?」據了解,正威國際已在營口、威海、廣安、貴州、蘭州、黃石、鄭州、郴州等多個城市斥資數千億人民幣,開建多個電子資訊產業園、有色金屬科技城、新材料產業園項目。

目前處於銅貿易及銅加工巔峰狀態的正威國際長期以來資金鏈吃緊,導致園區投資建設進度緩慢,另一方面缺乏產業鏈上下游的配套,陸媒報導有空心化之虞。外界也懷疑每一個大型產業園區的開建,「錢從哪來?」然而王文銀似乎一點也不擔心,陸媒報導有知情人士指稱,正威此番大手筆布局交易所的背後,是為了轉型成為產業孵化器,吸引更多同行業上下游企業入園入區共謀發展。

資訊知識作後盾

深刻感悟市場 可抵萬金

力拚業界第一名的王文銀接受專訪時,很愛談書。他說小時候父母要將書當作紙類賣給村子裡做鞭炮的人,王文銀告訴他的父母:「別給我賣了!說不定將來我成為大人物呢!」如今他成功了,辦公室裡還真的擺放了他小學和中學時的課本。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報紙和雜誌還不算,至少要扎實看完一百本書,那些精讀過後的書,內頁裡有滿滿的紅色、黑色字跡和圈圈點點,封面上也密密麻麻地寫著他的讀書感想,且字跡工整。

「功夫都在功夫之外。」他說,看完書後,還要將書中的好句子抄錄下來,貼在手機的背面,留個一兩天,記住之後,撕掉再換上另外一張。他把這些內容稱為「段子」。無論是荀子的名言或是白居易的詩句,從富蘭克林到到唐宋八大家,信手拈來。「在我的人生詞典裡,沒有什麼是偶然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是必然的。」他說。光是出差五天,就寫下了十來頁的讀書筆記。

公司靠五差賺錢

有了資訊與知識作為後盾,王文銀創業時選擇銅產業也是因為個人的研究。「我研究過全世界所有的產業,變現能力最好的就是銅。」王文銀說。但是,銅產業的利潤並不豐厚,如何讓正威集團維持好的金流?

「我做了一個現金流非常好,但是利潤率並不好的企業,靠什麼賺錢?」王文銀說:「靠五差賺錢。」所謂「五差」,是指時間差、利率差、匯率差、積差和價差。「比如說今天倫敦的銅大跌,明天上海一定大跌。但是這個時間差很少有人能夠把握,我們把握。」王文銀說:「太平洋的水、大西洋的水、印度洋的水永遠不可能是平的,你可以用每一個海洋之間的不平賺出利潤。」

王文銀說,當危機來臨時,能夠把握危機的人有七成;能夠把握危機變化的人只有一成;能夠把握危機變化拐點的人只有萬分之一。「對市場的深刻感悟和精準判斷足以抵擋億萬資產。」王文銀說。

以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為例,銅價跌到人民幣二萬多元,正威果斷買入十幾萬噸的現貨和三十萬噸的期貨。最終正威以一噸四到八萬元的價格出手,獲利豐厚。

小檔案

王文銀,1968年生,安徽省潛山縣人,正威國際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

1993年南京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上海工作,由於出身貧苦農民家庭,王文銀一心想出人頭地,於是鐵飯碗捧不到一年便辭去公職,赴深圳打拚。

特別的是,找工作時他一開始先將大學學歷放一旁,只以高中學歷應徵勞力工作,因為他認為應先從基礎做起,將來才能管理工廠。他果然如願進入一家港資企業擔任倉庫管理員,只花一個多星期的時間,背下倉庫裡數千件物料編碼,讓主管甚為激賞。最後他在這家公司一年內連升七級,甚至升任總經理助理。

1995年,王文銀創辦攜威實業有限公司,專做電源線買賣。因為公司小,資金不足,為讓金流順暢,每天開著貨車往返供應商與客戶之間,以確保進出貨安全無虞。20年間,逐步發展成正威集團,2015年該集團以436.117億美元名列《財星》世界500強企業中的第247名。

王文銀個人則於2013年名列《富比世》中國富豪榜第19名;2014年排名第7名;2015年以121億美元,名列《富比世》中國富豪榜第5名,華人富豪榜第19名,世界富豪榜第125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