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讀擷秀》夜來幽夢 忽還鄉

菲爾 |2007.03.30
544觀看次
字級

中國人是否對追夢特別興趣呢?這大概是從莊子開始,他是古代文學家當中,第一個以夢為文的文人──莊周夢蝶,向來讓人津津樂道。

夢有傷心,也有開心。中國人天生敏感,對於傷感的事,似乎更容易有感觸而創作。比如大文豪蘇東坡著名的〈江城子〉,描寫的感情非常真摯,讓人讀來悵然淚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這闕詞作於宋神宗熙寧八年(一○七五),是蘇東坡在他的妻子王弗去世十年後又夢見她,深有感觸所寫下的。全文讀來,既有當今的狀況、又有虛幻的過去,讀者可以感覺到那種恍惚又清晰的夢。蘇東坡真摯的感情,流露在詞中,使得這首寫於約九百年前的詞,至今仍有深深的震撼力。

李商隱也寫夢,他寫〈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雖然此詩獲得來自不同學者的各種注解,有人認為是寫愛情、有人認為是寫悼亡、或自傷身世、或政治寓意等等;但最後兩句,一般還是把它當成描繪惆悵愛情的感歎,並被傳頌千古。

除了愛情,描寫內心感觸的夢也有,南唐李後主李煜就描寫了不少這一類的夢。比如他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還有〈望江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這些都是他成了亡國之君後所寫,回憶過去的榮華富貴,如今只能在夢中見面,難怪詞裡有無窮感慨!

夢,究竟是什麼原理,至今科學家未能有結論。但是夢卻為文人帶來無限的靈感,這是它在文學上的作用,也是不爭的事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