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玉畫面中的題跋是對畫面的補充,也是他畫面的結構方
式。
這樣一種方式把他的繪畫與其他人的繪畫區別開來,顯示出了他的個性特點。
黃永玉的題跋特點和他的畫一樣,有著不拘一格的隨意性。經常是畫完後覺得不過癮,再寫一段題字,之後又寫一段,以致越來越多。
他的那些好像是毫不相干的題字內容,令人感受到他的獨特智慧。此時,人們已經從繪畫的審美中進入到他的精神世界,或者是循著他文字上的指引進入到畫面之外的另一個時空關係或故事情節之中。
《申徒嘉演義》題跋
二十多年前,我常到官園鳥市去玩。有時也能買到有趣的東西,盤呀碗呀什麼的。那裡賣東西的老人家不少都是有學識的人。
一次,我見到一隻關在籠子裡的畫眉,全身裸禿,如不是眼圈那道白,幾乎分不清那是什麼鳥。禿成這個樣子,免不了想起崔健那首〈一無所有〉的歌。
牠毫不因為赤裸自卑,在籠子裡引頸高歌,主人呼牠出來跳在手上,喊聲唱就唱,捏在手心叫唱又唱,牠和主人之間情同手足,顯而易見。
主人認得我,用一張畫換了回家,進了家門(牠)即不再開口,一周後斃於籠底。人說是被煙嗆死,不對,我明白是死於憂傷,離開了牠的故友。
多少年來想到牠,我心裡總挨著重重槌敲,牠的主人賣了牠,我不懂得善待,都是對牠的辜負。我想起了《莊子》裡的申徒嘉,牠具有申徒嘉的自信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