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理療大師吳慎教授創作優生胎教音樂。圖/風潮唱片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圖/風潮唱片提供
有感於現代人孕育新生命不易,音樂理療大師吳慎教授,創作了中國音療2「律動胎教•複方理療音樂」,從母親產前的身心開始調養起,搭配懷胎四十周音樂理療配方,以及產後身心復原與小孩腦部潛能開發,堪稱一套完整專業的優生胎教音樂。
近年來,生活環境與形態的改變,使得全球「不孕症」比例愈來愈高,產前、產後「憂鬱症」現象也不斷增加。在台灣,約有近三成婦女,生產後出現產後憂鬱症,加上環境的各種汙染與壓力,現代人想要孕育出健康的胎兒,誠屬不易。
中國音療奇才吳慎,出身中醫世家,從小熟讀中醫經典,苦心鑽研中國千年來的養生精髓,在黃帝內經「五音疾療」、易經八聲律動的基礎上,創造出「生命之樂」,開中國音療先河。
許多臨床實驗,也驗證了「中國音療」確實能提升人類的生命品質,從而奠定了吳慎於自然療法、替代醫學領域,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律動胎教.複方理療音樂」涵蓋肝樂、心樂、脾樂、肺樂、腎樂五張專輯。吳慎指出,在胎兒的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變化,他特別依據胎兒成長創作「律動胎教」十月懷胎優生音樂配方,幫助胎兒穩定成長。
他說,胎兒在五、六周時,心臟開始有規律的跳動及開始供血,此時可特別加強「心樂」、「肝樂」,「心樂」通過皮膚竅穴律動可以影響心經和小腸經,促使大腦發育提早開發心智,複方「肝樂」屬木,木生火,可促進心臟功能。
吳慎強調,由於律動音樂可以歸經,能促使心經、小腸經的律動能量疏通與均衡發育,每天沉浸在美好的音訊律動氛圍中,自然而然能夠受益,茁壯成長。
吳慎表示,孕婦在分娩時,用心聆聽律動胎教音樂,和諧的音頻聲波,對媽媽和胎兒的身心有著共同的調理作用,不僅是精神上的一大支柱,對母嬰均有雙向性的安慰。同時,對母親骨骼的鬆弛和全身肌肉放鬆,以及嬰兒頭顱自然鬆弛,都有良好助力。因為音樂可以誘發孕婦大腦釋放「腦內啡」成分的化合物,減少孕婦分娩時的疼痛,甚至可使孕婦分娩時間縮短。
台北三軍總醫院婦產科主任黃貴帥醫師,多年前即接觸過吳慎創作的「理療養生音樂」,他說,綜觀市面上出版的胎教音樂,多半是以輕柔和緩的音樂旋律為主,差別性不大,吳慎創作的中國音樂與中醫理療特色,以多樣性的國樂器,結合角、徵、宮、商、羽五音對五臟及五行調和五臟的中醫內涵,能給予身心最佳的音樂調理。